从图3中能看出,参与调查的5所幼儿园中,有子女的教师占少数,绝大多数的教师未婚或者己婚未生育,这与图1所示的5所幼儿园教师年龄结构整体比较年轻的调查现状一致。这样的教师群体在对幼儿进行生活照顾和生活教育方面必然会存在很多不足,幼儿园管理者在幼儿园教师管理中针对这一情况,要做出必要的调整和应对,引导、督促教师尽快熟悉幼儿的生理、心理发展规律,提高对幼儿一日生活照顾和教育的技能方法。
(二)幼儿园教师管理理念与制度建设现状
首先,在调查中我们了解到,幼儿园管理者的思想和行动,管理理念与实践还存在差距,主要表现在两方面;
第一,管理理念与管理实践不能很好酷合。一些幼儿园管理者,管理能力主要来自于自身经验和与其他同事的讨论认识中,缺乏管理理念、管理知识,不能将先进的管理理念植入到日常的管理中去。对待事情,管理生硬,缺少人文关怀。在管理教师方面,只有简单的命令,没有交也谈也的也理辅导。他们思想上认为管理就是管能看得到的人和事,缺乏管理中对"软件"的关注,只注重老师、工作,但却忽略了管理中环境管理、人文管理、激励管理的方法和理念,不能有效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没有形成管理的常态化、制度化。
第二,人本主义思想没有找到很好的实践支撑。幼儿园教师是幼儿园教育的实践者,在很大程度上其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是学前教育事业得W健康、持续、生态化发展的关键。然而,在幼儿园,教师的积极性受到幼儿园管理者、教育行政部口、杜会等各因素的制约,幼儿园教师的工资待遇、社会地位与付出不能成正比,物质上、精神上都得不到支撑。在这种大环境下,幼儿园管理者虽然认识到人本主义思想的积极意义,但由于种种原因,并没有在管理中找到很好的实践支撑,使其更多地停留在理念、愿景层面,导致幼儿园教师工作效率低下、工作情绪不高、工作能力减退、职业倦怠等现象产生。
三、幼儿园教师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流动性大
幼儿园教师的流动性很大,这是众所周知的。每年的 3 月和 9 月是教师离职的高峰,而教师的离职首先带来的是幼儿园教学活动的秩序被打乱。教师在幼儿园本来就是一个萝卜一个坑,走了一位教师,必然会影响其他教师的安排,更何况走的还不止一位教师。特别有些走的是教学能手,对幼儿园的影响就更大了少了一位学科带头人,幼儿园在对教师培养的管理上都不能达到年度目标。其次,走的走了,新的教师还没有招聘来,在这种青黄不接的情况下,只能让原有的教师代课,这无形中就加重了教师们负担,面对添加的工作任务,对于本身工作强度就很大的幼儿园教师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教师们心中的怨言也会成正比增加。
(二)教育行政部门的监管职责不明确
当前,幼儿园教师发展的专业引领要依靠教师进修学校。现实中,各级管理部门各行其政,很少有一些系统的对民办幼儿园教师进行的专业理论的培养。从沈阳市的调查结果来分析,教师多数专业知识不足,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是从监管部门的设置上来看,幼儿园教师专业素养的职后培训被忽视,没有设置专业的部门专业的管理。对于教师进行专业培养的各级教研机构,教育研究院,教师学校设立中学各学科教研室、小学各学科教研室,没有对于幼儿园教师培养的专业教育教研室,多数情况下是附属于小学的教研室。教研室中的教研员配备比较少,多数是小学教研员兼职,并不是专业的幼教学科文档,没有专业的幼教知识,本身的不专业很难制定出对于幼儿园教师有效的专业提升计划与对策,无法达到幼儿园教师发展的客观要求。
二是培训工作不及时。对于民办幼儿园的教师培训管理工作,参看了各校教师培训的时间安排和师训内容设计,并发现与近期改革的教育大纲和考试大纲的内容密切相关,其中的具体改革细节被解读的很透彻,其中加入的新的知识点、考试方向、考试范围都被很详尽的传递给相应教师。同样新出台的有关于教育局针对幼儿园小学化的管理办法,教研员还没有进行时间上的安排和内容上的研讨学习,可以看出从各级监管部门自身的态度上就有很大差别。
(三)团队的凝聚力不强
工会是学校组织中很重要的一个部门,是学校教师和领导之间沟通的桥梁。每年学校都有召开定期的教代会,形式上完全符合要求。但是真正想说话和敢说话的人很少。教代会上重点的、敏感的事项更是没人会去触及。幼儿园的工会仅仅是个组织机构,没有起到沟通的作用。团队的凝聚力只是教师与教师之间的私人交情,没有上升到整个团队间的互相欣赏,相互帮助。
幼儿园的工会组织对职工的关爱活动很少,仅仅就是教师得了重大疾病的时候以及生孩子的时候会表示慰问。不像在企业里,职工的生日、大小节日的活动、定期的拓展训练等等,都会不定期的组织各种团队活动或者对个人的慰问,员工的归属感和对团队的认同感是非常重要的,员工和团队之间亲密的关系,才能让员工找到较好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才可以提高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度,多交流思想和经验,人生的境界才能不断提升。
(四)缺少科学管理能力
1、管理能力薄弱,以经验管理为主
适应幼儿园教师特点的有效管理(三)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