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一、幼儿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 1
二、幼儿自卑心理的表现 1
(一)语言表达较差 1
(二)不会独自解决问题 1
(三)与同伴相比占弱势 2
(四)存在自我中心思维 2
三、幼儿自卑心理形成的原因 2
(一)成人期望过高 2
(二)成人的庇护 3
(三)幼儿自身实践的失败 3
(四)幼儿对自己缺乏认识 3
四、克服幼儿自卑心理的方法 3
(一)了解幼儿心理,从正确评价入手 3
(二)诱导、启发、肯定成绩 4
(三)提高自卑幼儿的“地位” 4
(四)教师注意自身心理健康,帮助幼儿克服自卑感 5
(五)小结 5
结束语 5
参考文献 6
一、幼儿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
幼儿心里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发展;儿童心理发展与儿童年龄的增长有着密切的关系。即使都在幼儿时期,年龄不同,心理活动水平也不相同。这表明幼儿时期心理的发展也显示出阶段性特征。但要注意的是,我们只是说年龄与幼儿的心理特征存在着一定关系,而不是说年龄决定着心理发展
幼儿的认识活动以具体形象性为主,开始向抽象逻辑性发展;对事物的认识主要依赖于感知:幼儿在认识事物时,常常想摸一摸,抠抠这,又抠抠那,还想好好看一看。他们对很多事物都不停地看、听、摸、尝、闻等。他们主要通过感知认识周围世界。表象活跃:表象是事物的具体形象在人脑中的印象。表象虽然不是实际的事物,但它是直观的、生动形象的。因而表象也有具体性的特点。抽象逻辑思维开始萌芽:整个幼儿时期,思维的主要特点是具体形象的,但是,5-6岁幼儿已明显地出现了抽象逻辑思维的萌芽。
幼儿的心理活动以无意性为主,开始向有意性发展。幼儿的心理活动和行为常常没有目的,具有很大的无意性。认识过程以无意性为主,认识过程中的无意性在幼儿的认识活动中表现非常突出,特别是表现于幼儿的注意、记忆和想象等心理活动之中。情绪对活动的影响大,自我控制能力差,幼儿在情绪愉快的状态下,一般能够接受任务,完成情况也比较好。反之,如果幼儿情绪很低,不愉快,或处于恐惧、痛苦状态活动效果就比较差。
幼儿的情感由易变、外露开始向稳定和有意控制发展。幼儿的个性开始形成,向稳定倾向发展。初步具有了一定倾向性的兴趣爱好,如自由选择活动时,有的很喜欢玩积木,而有的则喜欢唱歌。表现出较为明显的气质特点,幼儿出生时就已表现出一定的气质差别,到了幼儿时期这这种气质特点更为突出,稳定性也逐渐增强。
二、幼儿自卑心理的表现
学前儿童自卑情绪情感发展研究(一)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