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幼儿园青年教师责任意识淡薄,具体表现为责任认知肤浅、责任情感淡漠、责任意志软弱、责任行为被动。造成这种状况既有社会和幼儿园的原因,也有家庭和青年教师自己的原因。提升幼儿园青年教师的责任意识,需要从社会、幼儿园和青年教师多方面、多途径采取措施。
(三)幼儿园教师自我提高意识薄弱
从而促进民办幼儿园教师专业自我意识的发展。首先,对文献进行梳理的基础上,界定幼儿教师专业自我意识的概念,是指幼儿教师在从事专业工作过程中对自我专业的认识、体验和调节,它包括专业的自我认识、自我满足感、自我价值感和自我调节。其次,对现状描述与差异分析发现,民办幼儿教师专业自我意识水平普遍偏高,其中专业自我价值发展水平最高;城市与农村教师在专业自我认识与自我价值感上存在差异;29-33岁年龄段教师与其他年龄段教师专业自我调节存在差异;大学本科及以上和大专学历的教师与其他学历教师存在差异;从教7-25年教师与其他教龄教师在专业自我调节上存在差异;教师转岗情况在专业自我意识上存在显著差异。通过分析发现存在的问题为:城乡民办幼儿园教师专业自我调节能力偏低,主要体现在50岁以上和教龄在4-6年的教师;农村民办幼儿园教师专业自我认识和自我价值感较低;转岗教师专业自我意识水平偏低。其次,运用相关与回归分析技术,发现专业自我意识与社会、幼儿园以及教师自身因素存在确定性依存关系。社会因素中,教师社会地位影响专业自我认识与自我满足感;职后培训情况影响教师专业自我调节能力。幼儿园因素中,组织氛围对教师专业自我满足感有影响;激励机制对教师专业自我满足感有影响。教师自身因素中,职业倦怠影响教师专业自我满足感;反思习惯影响教师专业自我调节能力;陈旧的教育观念影响教师专业自我认识。最后,提出提升策略,在社会方面,提高幼儿教师社会地位,提供充分的职后培训机会;在幼儿园方面,开展园本教研活动,建立激励教师专业发展机制,创建教师互助良好氛围;在教师自身方面,转变教育观念,提高专业自我认识,培养阳光心态,提升专业自我满足感,养成反思习惯,提高专业自我调节能力。
(四)幼儿园教师培训存在问题
当下的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存在着对教师的专业需求把握不准,培训板块设置死板,培训方式缺少互动,培训课程缺乏递进等问题。为建构更加合理、优化、高效的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培训,本文提出了按需培训,同质组班;系统设置,必选结合;异质引领,互动合作;有效结合,延伸跟进等建议,并在培训转向实际、实用、实效和实训方面进行了思考。
二、影响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的因素解析
(一)园区不重视幼儿园教师的职业道德
1幼儿为本、尊重幼儿权益,以幼儿为主体,充分调动和发挥幼儿的
主动性;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和保教活动规律,提供适合的教育,保障幼儿快乐健康成长。2师德为先、热爱学前教育事业,具有职业理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履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关爱幼儿,尊重幼儿人格,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自尊自律,做幼儿健康成长的启蒙者和引路人。3能力为重、把学前教育理论与保教实践相结合,突出保教实践能力;研究幼儿,遵循幼儿成长规律,提升保教工作专业化水平;坚持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不断提高专业能力。4终身学习、学习先进学前教育理论,了解国内外学前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经验和做法;优化知识结构,提高文化素养;具有终身学习与持续发展的意识和能力,做终身学习的典范。
(二)幼儿园教师自身不重视对职业道德素养的培养
幼儿园非专业类教师作为幼儿师资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职业能力的发挥在那对幼儿教育有着不可言喻的作用,并且已经引起了国家和相关学术领域学者的关注和重视。基于此,本文以幼儿园非专业类教师职业道德培养对职业能力的影响为研究课题,分析了非专业类幼儿教师职业道德培养与职业能力的关系,然后针对在幼儿教育中存在的职业道德方面的问题,提出了幼儿园非专业类教师职业道德素养提高的优化策略。
三、完善我国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的若干对策
幼儿园老师职业道德现状的观察与思考(二)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