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阶段:蒙氏教育在中国新的创生(1999-2010)。21 世纪以来,蒙台梭利学前教育思想被 广泛认知和重视,对其学前教育思想的研究也达到了空前水平。涌现了许多专著,如:2001 年兰州大学 出版社出版了由蒙台梭利教育研究组编著的《蒙台梭利幼儿感觉教育》;2002 年大连出版社出版了由刘 文主编的《蒙台梭利幼儿教育思想与实践》等等。除了专著以外,在众多的教育史研究中,蒙台梭利教育 思想也占有了一席之地并得到较高评价。 随着蒙台梭利学前教育思想被越来越多的学前教育人士认识和研究,不仅在学术方面逐渐地形成了中 国特色的学前教育理论,也将部分理念运用在幼儿园学前教育实践当中。据研究机构的统计,2002 年底, 我国就有 20 个省的 1000 多所幼儿园全部或部分采用蒙台梭利学前教育思想来指导幼儿园的教育活动, 或 将蒙台梭利教育方法与其他方法有机结合,共同提高幼儿的素质。
3、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蒙台梭利教育思想越来越深入人心,蒙氏教育在中国的发展超过以往,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许多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认识上存在滞后性将导致蒙氏教育停滞不前。很多学前教育机构对蒙台梭利学前教育的理解还停留在“儿童之家”时期,盲目地信奉蒙台梭利教育。没有考虑中国国情的特殊性,中国处于一个转型期,时代的发展,蒙台梭利教育也应该与时俱进,而不是被束之高阁,信奉不已。
(2)认识上存在片面性将导致借鉴时以偏概全。蒙台梭利学前教育虽然有其前瞻性和普遍性,但是毕竟产生于西方国家,有其独特的历史背景。这就决定了我们在借鉴这种教育理念时,既要对其长处与不足进行甄别,做到扬长避短,有消化地吸收,又要系统地、准确地去把握它,仅知一鳞半爪,往往会以偏概全。蒙氏教育是一个完整的教育体系,了解其外延和内涵,将理论与实践结合,才能形成一个科学的与时俱进的幼儿教育理论体系。
(3)认识上否定中西兼容性将导致盲从现象。学习西方并非摒弃中国传统教育。虽然现在已走进了新时代,新的教育体系被提出,传统教育面临的挑战日益增大,甚至有些理念是错误和过时的,但我们并不能否认其优秀的一面,在推行蒙台梭利学前教育的同时,要时刻借鉴传统教育,吸取经验教训,分析中国国情,加以矫正,才能走出符合中国特色的幼儿教育之路。否则,只会将蒙台梭利教育庸俗化。
4、蒙台梭利在我国今后的发展方向
1、蒙台梭利教育法的中国化
蒙台梭利教育法在各国的推广都存在本土化的问题。作为这一方面的后起者,我们应借鉴和吸收各国采用蒙氏教育的经验和教训,结合我国的实际,将蒙台梭利教育融入我国的本土文化。我们探索蒙台梭利教育模式中国化的目的不仅仅是要保证受其教育的中国儿童也能像其他国家儿童那样受益,而且要使蒙台梭利教育模式在中国幼教改革中发挥重要作用。
2、广泛宣传,合理引导,端正态度,培育接受蒙氏教育的肥沃土壤。
在我国推广蒙氏教育法,并不意味着要全盘否定我国现有的幼儿教育课程,更不能异化了蒙氏教育法,将其演变为面向高收入家庭的贵族化教育。这就需要我们的教育科研机构进行广泛的宣传,需要有关教育行政部门正确引导,合理规范,更需要广大幼儿园及幼教工作者澄清意识。
3、注重本土化,因地制宜
在研究的过程中,在肯定蒙台梭利教育法积极方面的同时,我们也应该学会用辩证的观点来分析、用批判的眼光来借鉴。正如英国比较教育学家萨德勒所讲:“我们不能随便漫步于世界教育制度之林,犹如一个小孩逛花园一样,不时地从一堆灌木丛中摘下一朵花,从一棵树上采一些枝丫,期望我们将这些移植到本国的国土上,就能拥有一棵茂盛的大树。”由此可见,在引进蒙台梭利教育时,摆在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是:如何保持冷静、理智的头脑,学习西方理论,研究中国的实际情况,认真进行“本土化”研究,从而解决中国的问题。教育理论要发挥其应有价值,本土化是其关键所在。
4、注重实践,在实践中求发展
目前,我国以蒙台梭利命名的学前教育机构越来越多,这让人们感觉到蒙台梭利教育思想似乎已经真正地走入了实践领域。但是,如果到教育实践领域体验一下,我们就会发现一些以蒙台梭利命名的教育机构实际上与普通的幼儿园并没有多大区别。如何使蒙台梭利学前教育思想在实践内尽快走入正常的、正确的轨道,这就需要采取措施,在保证蒙台梭利学前教育机构数量的同时,更要关注其教育的质量问题。即要将蒙台梭利教育思想切实地应用到实践中去,使其在实践的磨合中更好地发展。
5、蒙氏教育将走向普及化
蒙氏教育走向普及化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纲要》指出:“学前教育对幼儿习惯养成、智力开发和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坚持科学的保教方法,保障幼儿快乐健康成长。积极发展学前教育,到2020年,全面普及学前一年教育,基本普及学前两年教育,有条件的地区普及学前三年教育。重视0-3岁婴幼儿教育。”这为蒙氏教育普及化的发展提供了政策指导。蒙氏教育在未来的发展中要想得到长足发展,必须适应时代发展的普及化需求,走向普及化道路,使蒙氏教育适应大众化需求,由城市走向农村。
6、蒙氏教育体制将走向规范化
国家政策的鼓励,给予蒙氏教育广阔的生存空间。但蒙氏教育还需建立健全教育体制,以符合我国学前教育未来发展的要求。即要完善幼儿园工作制度和管理办法。严格依据国家制定的学前教育办园标准和收费标准。建立幼儿园准入和督导制度,加强学前教育管理,规范办园行为。依法落实幼儿教师的地位和待遇,加强幼儿教师队伍建设。在教育行政部门宏观指导下管理学前教育,充分调动各方面力量发展学前教育。
7、蒙氏教育机制将走向高效化
在完善体制的同时,还应当提高学校各部门人员素质及办事效率。尤其是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及其自身素质,对教师进行系统的培训,使其全面学习蒙氏教育,了解蒙氏教育的思想实质。建立科研小组,及时发现教学问题并在解决教学问题的同时,结合我国实际及时代发展需求,进行科学研究,使蒙氏教育不断推陈出新,符合我国国情和时代发展的需要。
8、蒙氏教育培养模式将走向多元化
社会发展需要各种各样的人才,人的发展对教育的需求也是丰富多彩的,可以说,教育就其本质属性而言就应当是多样化的。建立多元的人才培养模式,适应社会多样化的人才需求,满足人们多样化的发展需求,可以说是教育改革的时代主题。对于蒙氏教育而言,也应走向多元化的发展道路。逐步建立多元化的蒙氏教育模式,满足人们多样化的发展需要,为社会发展设计多种多样的幼儿教育方案是其发展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谢幼如:《幼教指南-五位世界教育大师的幼儿教育观》,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年6月,第一版
2、王宏秋 陈继东 如何使蒙台梭利教育中国化 《东西南北.教育观察》2011年第20期
3、中国蒙台梭利教育的历史、现状与未来 梁志燊 段云波
4、《中国早教网站》 中国蒙氏教育现状 梁志燊
论蒙台梭利教育及在我国的发展 (三)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