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为期24小时的横断面调研。调研当天通过病患住院病历、护理记录、病史询问采集临床信息、填写表格。感染的判断我们主要依据实验室的标准(细菌培养、白细胞、降钙素原和D葡聚糖等)以及放射检查(胸片和CT等),另外通过病患的临床病症(例如脓性、发热、呼吸困难、腹痛与分泌物或引流液增多等)来做整体的诊断。被选到的病患根据入院伤病种类划分创伤组、内科疾病组与外科疾病组,通过2012脓毒症依据判断脓毒症,探究每组脓毒症患病率、218天死亡率,展开统计学的剖析。将调研ICU1的入选病患通过1992,2001与2012脓毒症指南的脓毒症判断依据划分2012版组、1992版组与2001版组,回归分析各组病患出现脓毒症的危险要素。采取病原菌培育阳性当作是判断脓毒症感染的确切性依据,测算三个版本脓毒症判断依据的诊断特异度与灵敏度,展开统计学剖析,评价其诊断效用。我们把调研日当天最差的值进行判断,通过3个版本脓毒症全球指南诊断依据去诊断脓毒症。
(2)被选入病患的常规信息与临床特点,涵盖有:创伤严重度评分(injuryseverityscore,ISS)、平均年龄、性别、入院APACHEII评分、SOFA评分、GCS评分、创伤病患受伤制度、简明损伤评分(abbrebiatedinjuryscale,AIS)、ICU住院时间、一般性疾病(比如免疫功能减低、心功能不全、神经功能不全、呼吸功能不全、肾功能不全、肝功能不全与糖尿病)、一个星期里的诊断/治疗操作(中性静脉营养、中性静脉置管、动脉置管、尿管、伤口引流管、透析、人工气道和机械通气)。
(3)脓毒症出现有关危险要素:男性、年龄>65岁、入ICU时APACHEII评分、SOFA评分,GCS评分≤8分、入院ISS评分,四肢、头部、胸部和腹部≥3分,钝性伤与穿透伤,慢性疾病,免疫缺陷疾病,住院时间(≤5d、6~10d、>10d),一个星期里行诊断/治疗操作(中心静脉营养、中心静脉置管、动脉置管、尿管、伤口引流管、人工气道和机械通气)等情形。
(4)感染有关的信息,涵盖有:感染处(外科伤口、肺部、尿路、腹部、血流和其他),还有之前调研的感染病原菌(真菌、革兰氏阴性菌和革兰氏阳性菌)并进病患脓毒症预后与诊断,涵盖有:2012年脓毒症诊断依据脓毒症病患数量、严重脓毒症病患数量与脓毒症病患218天病亡人数,1992年与2001年脓毒症诊断依据脓毒症病患数量与218天病亡人数。
1.3统计学方法
将所有病患常规信息选择Excel建库,采用SPSS19.0进行分析处理,把均数±标准差(x±s)方式代表全部计量信息数据的成果,同时,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两组患者进行比较分析。选择所有的计数信息来测试和对比各索引。对病人生存或死亡情况进行单因素分析,得出各指标是否存在显著差异,并探索多元逻辑回归分析方法。试验水平为P<0.05。绘制ROC曲线分析特异性。
2结果
2.1一般资料研究分析结果
870例患者中,这里面487例为男性,383例为女性,通过病患住院阶段的预后把其划分病死组和存活组,一共有399例为病死组的病患,一共有471例为存活组病患,这其中有246例为病死组的男性,占总体的61.65%,有153例为女性,占总体的38.35%,年龄为28至79岁,62.11±1.57岁为其平均年龄,有241例为存活组的男性,占总体的51.17%,有230例为女性,占总体的48.83%,年龄在26-78岁,平均年龄是62.27±1.63岁。
两组患者的性别、平均年龄、年龄<60岁无明显差异(P>0.05),而病死组年龄≥60岁所占据的比重要比存活组多(P<0.05);存活组在衰竭脏器数量、真菌与革兰氏阴性菌感染等方面的人数的比重要比病死组的低,而在革兰氏阳性菌感染的比重要比病死组要高,有显著差异(P<0.05),在应激性溃疡、感染处、合并心肌损伤、脓毒性脑病与急性肝损伤的人数比重中没有什么区别(P>0.05);病死组里患有心功能不全疾病人数的比例高于存活组(P<0.05),而两组在患有高血压、糖尿病与COPD的人数所占的比重上无明显差异(P>0.05);存活组在展开连续性血液净化与接受抗凝治疗的比重要比病死组的要高(P<0.05),两组在机械通气和接受TPN治疗的时间中没有差异(P>0.05);两组病人在住院时间上无明显差异(P>0.05)。
下表2-1为其详细情况。
表2-1 存活组和病死组病患的常规资料对比研究
项目 例数 P
病死组(399) 存活组(471)
性别 男 246(61.65%) 241(51.17%) 0.146
女 153(38.35%) 230(48.83%) 0.141
年龄 年龄<60岁 148(37.09%) 232(49.26%) 0.255
年龄≥60岁 251(62.91%) 239(50.74%) 0.009
一般性疾病 糖尿病 82(20.55%) 95(20.17%) 0.202
COPD 12(3.01%) 67(14.23%) 0.182
高血压 144(36.09%) 226(47.98%) 0.298
心脏功能不全 356(89.22%) 452(95.97%) 0.024
生命体征 T(℃)(腋测法) 38.56±0.31 38.31±0.43 0.132
R(次/分) 28.45±2.56 29.48±3.01 0.087
HR(次/分) 104.26±8.27 110.22±8.16 0.082
BP(mmHg)(收缩压) 96.89±9.12 101.21±9.12 0.125
表2-2死亡组和存活组其它临床治疗情况对比
项目 例数 P
病死组(399) 存活组(471)
感染部位 肺部 207(51.88%) 227(48.20%) 0.126
泌尿系统 76(19.05%) 89(18.90%) 0.307
腹腔 55(13.78%) 60(12.74%) 0.256
其它部位 61(15.29%) 94(19.96%) 0.152
病原体种类 革兰氏阴性菌 286(71.68%) 228(48.41%) 0.002
革兰氏阳性菌 30(7.52%) 192(40.76%) 0.003
真菌 83(20.80%) 51(10.83%) 0.014
合并器官障碍种类 ARDS 243(60.90%) 187(39.70%) 0.001
AKI 278(69.67%) 132(28.03%) 0.000
DIC 131(32.83%) 93(19.75%) 0.003
心肌损伤 187(46.87%) 245(52.02%) 0.318
脓毒性脑伤 200(50.13%) 286(60.72%) 0.301
急性肝损伤 83(20.80%) 98(20.81%) 0.283
应激性溃疡 267(66.92%) 258(54.78%) 0.32
衰竭脏器数量 一 134(33.58%) 397(84.29%) 0.004
二 45(11.28%) 67(14.23%) 0.002
三 98(24.56%) 7(1.49%) 0.016
四 76(19.05%) 0(0.00%) 0.000
五 46(11.53%) 0(0.00%) 0.000
治疗手段 TPN 232(58.15%) 298(63.27%) 0.190
抗凝治疗 134(33.58%) 265(56.26%) 0.280
机械通气时间 245.21±47.25 156.26±76.26 0.016
持续性血液净化 45(11.28%) 151(32.06%) 0.008
住院时间 ICU住院时间 10.15±1.56 12.75±1.65 0.194
2.2临床实验室指标比较结果
把病死组和存活组进行对比发现,双方在PH、WBC、TBiL、PLT、氧合指数、ALT、CK-MB、Cr、BUN、AST、ALB与PT方面没有差别,未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中在SOFA评分、Lac、24h乳酸清除率、CRP、PCT和APACHEⅡ评分方面有差别,差异拥有统计学意义(P<0.05),存活组的SOFA评分、Lac和APACHEⅡ评分都比病死组要小,而24小时乳酸清除率高于病死组。如表2-3所示。
表2-3存活组和病死组与患者病患实验室指标的对比成果
实验室指标 例数 P
某院重症监护室(ICU)脓毒症危险因素分析(三)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