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院重症监护室(ICU)脓毒症危险因素分析
摘 要
目的
本文通过对符合2016年3.0版脓毒症诊断标准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筛选对其预后有影响的指标和相关因素,为今后救治脓毒症患者降低病死率改善预后提供一定的帮助。
方法
本文采用回顾性调查分析的方法,按照2016年脓毒症诊断指南和ICU收治范围标准,纳入某院ICU病房内2016年6月-2018年6月被诊断为脓毒症的870例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研究。根据患者预后分为病死组(399例)和存活组(471例),记录患者临床基本信息及基础资料,分析了有关指标。按照感染部位培养病原微生物。入院后24小时内根据最差指标计算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和SOFA评分。将病死组与存活组相关指标进行对比分析,从而确定影响脓毒症患者死亡的单因素,进行通过构建COX回归模型,对确定的单因素进行赋值计算,最终确定影响脓毒症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同时对病死组和存活组患者使用抗生素及感染病原菌等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1)研究结果表明,病死组和存活组脓毒症患者单因素分析中共有13项存在显著差异,患者年龄、革兰氏阴性菌感染、真菌感染、合并ARDS/AKI/DIC、衰竭脏器个数、革兰氏阳性菌感染、合并基础疾病、接受抗凝治疗、进行连续性血液净化、Lac、24h乳酸清除率、CRP、PCT、APACHEⅡ、SOFA评分等有显著差异(P<0.05);在感染部位、合并心肌损伤、急性肝损伤、脓毒性脑病、应激性溃疡人数比例上无差别(P>0.05);两组在患有糖尿病、COPD、高血压的人数所占比例、接受TPN治疗、机械通气的时间、出院时间并无差别,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来说,两组在WBC、TBiL、PLT、氧合指数、ALT、CK-MB、Cr、BUN、AST、ALB、PT及PH上无显著差异(P>0.05);影响住院患者预后因素的单因素分析表明,年龄、PCT、LAC、SOFA与APACHEⅡ评分、24小时乳酸清除率、真菌与革兰氏阴性细菌感染、并发症、抗凝治疗、持续血液净化是影响住院患者预后的因素(P<0.05)。
(2)各危险因素预测脓毒症患者ICU死亡的ROC曲线,其中ARDS、DIC、APACHEⅡ评分、24小时乳酸清除率的AUC分别为0.731(95%CI0.6438-0.821)、0.587(95%CI0.532-0.678)、0.762(95%CI0.675-0.827)、0.812(95%CI0.742-0.8675),进一步地使用Hanley&McNeil检验显示,ARDS、APACHEⅡ评分与24小时乳酸清除率三种危险因素的AUC无显著差异(P>0.05),而DIC的AUC显著<其他三种评分的AUC(P<0.05)。
(3)脓毒症患者预后的多元Cox回归模型分析发现,24小时乳酸清除率、APACHEⅡ评分、DIC与ARDS是该类病人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1)ICU内脓毒症患者病死率较高(45.86%)。对于年龄高的患者,既往存在心肌损伤,肝损伤的患者,需更该警惕脓毒症的发生。呼吸道为最常见的感染部位,其中肺炎占脓毒症首位,细菌为主要的病原菌,肺炎克雷伯菌多见。
(2)患者入住ICU时的上述四个因素是该类病人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能够作为预测指标使用,对具备此危险因素的患者需加强监护,能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
关键词:脓毒症,独立危险因素,重症监护室,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
目录
摘 要 2
Abstract 5
引言 11
1资料与方法 13
1.1研究对象与分组 13
1.1.1研究对象来源 13
1.1.2 研究对象分组 13
1.2研究方法 15
1.2.1 回顾性研究概念 16
1.2.2 回顾性研究具体步骤 16
1.3统计学方法 18
2结果 19
2.1一般资料研究分析结果 19
2.2临床实验室指标比较结果 21
2.3影响患者预后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22
2.4影响患者预后的多元COX回归分析 22
2.5 ROC曲线分析 23
2.6 抗生素使用情况 25
2.7感染病原菌情况 25
3.讨论 27
3.1脓毒症相关预后影响因素 29
3.1.1脓毒症与年龄 29
3.1.2脓毒症与APACHEⅡ评分系统、SOFA评分系统 29
3.1.3脓毒症与CRP、PCT 32
3.1.4脓毒症与24h乳酸清除率 33
3.1.5脓毒症与病原体 34
3.1.6脓毒症与急性肾损伤 35
3.1.7脓毒症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36
3.1.8脓毒症与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37
3.1.9脓毒症与衰竭器官的个数 38
3.1.10脓毒症与器官支持治疗 39
3.2脓毒症的患病率和死亡率 40
3.3脓毒症患者病原菌及抗生素使用 42
4小结 45
5结论 47
综述 52
1流行病学 53
1.1年龄 53
1.2性别 54
1.3地区 54
2住院时间及基础疾病、器官衰竭数目 55
2.1住院时间 55
3生理生化、各项评分系统及感染炎症指标 56
3.1生理生化及主要评分系统 56
3.2感染炎症指标 57
4特殊治疗 59
4.1静脉应用碳酸氢钠(NaHCO3)、肾替代治疗 59
4.2深静脉置管、机械通气等外科侵入性操作 59
4.3血液制品的使用 60
5其他 61
5.1血脂方面 61
5.2维生素D 61
5.3血糖、血乳酸等 62
5.4感染类型、感染部位 62
6脓毒症相关生物标记物 63
致谢 73
引言
脓毒症即指由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临床中已证实了相关细菌或高度可疑的感染病灶。实质而言,该类疾病是机体对感染性因素的反应。即使有关的案例和临床探究持续增加,对于脓毒症的了解一直在深入,可是脓毒症的死亡率和病发率每年还是只增不减,这不仅会对人们的身体形成威胁,同时也会给人们带来巨大的医疗开销[1,2]。
近年来面对 ICU 脓毒症病患危险要素的有关探究日益递增,很多都是选择回顾性采集 ICU 脓毒症病患的病情数据,通过 Logistic 单原因与多原因回归剖析的统计学手段,得到脓毒症病死的危险要素或保护要素的总结,可总结表明危险要素标准的项目有很大的差距,而且有许多不一样或不同的总结。集合起来总结的危险要素依据大体上有5个点:第一,流行病学;第二,常规疾病与住院治疗周期等平时的状况;第三,生理变化与每个判断体系与感染标准;第四,生物标记物与基因遗传学检验;第五,特别治疗。可每个脓毒症病患在每个理化标准、流行病学与经济文化情况与常规情况等存有相当大的差别,导致脓毒症病患死亡的危险要素和什么标准有联系,如今面对此探究成果有不同的意见,依据还是不够确切,有很多的争议。其中大体上比重占得多的为重症监护病房(ICU)脓毒症与严重脓毒症病患,也变成了 ICU病亡患者的突出疾病之一,由于ICU 的关键致死疾病为严重脓毒症与脓毒性休克,所以,可以精准迅速的判断脓毒症(涵盖有脓毒性休克与严重脓毒症),同时可以马上判断出病患死亡危险要素与其后能够立刻展开有关的干预治愈,这很快就变成了 ICU科室医生一定要掌握的关键方法之一。
某院重症监护室(ICU)脓毒症危险因素分析(一)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