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国外对我国出口商品的关税壁垒及许可证、配额等传统非关税壁垒的门槛将继续逐步降低,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商品便可在国际市场上畅通无阻。事实上以技术壁垒为核心的形形色色新型贸易壁垒的门槛正在日益提高,并且这种新型非关税壁垒以其正义的外衣、巨大的影响力和借助科技的快速发展,越来越成为国际贸易中不可忽视的保护手段。并将成为未来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最大障碍,而我们对此还缺乏系统的了解。所以,认识新型非关税贸易壁垒的内容,了解其主要特点及其发展趋势,对于防范新型非关税贸易壁垒对我国对外贸易的负面影响,采取正确措施突破它并确保我国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国际贸易、非关税壁垒、技术性壁垒、绿色壁垒……
【正文】: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进程中,曾经作为世界各国保护本国市场的有效手段之一的关税壁垒越来越失去往日的辉煌,传统的关税壁垒亦面临被逐步削弱,但是,各国在这汹涌的贸易一体化浪潮前,并没有束手就范,而是使用了一种更有力的市场保护武器——新型非关税贸易壁垒。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产品安全及品质要求的提升、社会与环保问题更加受到重视,以技术性贸易壁垒措施为代表的新型非关税壁垒措施大量涌现并被广泛采用,它们对国际贸易的规模及流向产生了重大影响,对我国外贸发展同样产生深刻影响。深入分析和把握当前国际贸易中这些新形式的非关税壁垒措施,对于我国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把握好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各种机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传统非关税贸易壁垒措施概述
(一)非关税贸易壁垒措施的概念
非关税贸易壁垒措施是指除关税以外,对货物进出口构成实质限制和禁止的措施。可以分为直接的和间接的两大类。直接的非关税壁垒措施是进口国直接对进口商品数量或金额加以限制,或迫使出口国直接限制商品的出口数量。间接的非关税壁垒措施是进口国对进口商品制定严格的条例或规定,间接地限制商品进口。
(二)非关税壁垒产生的原因
在世界经济贸易一体化进程加速的背景下,非关税贸易壁垒措施迅速发展并非偶然,这是国际经济、社会、科技发展的必然结果。
1.各国为保护本国经济采取措施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国都逐步放开国内市场,从而使生产要素得到合理配置,国际化分工也越来越合理,但由于国内的幼稚工业科技水平不高,或者自身的资源不占优势,那么势必会在这场贸易战中受到冲击,甚至被挤垮。为了本国经济,在关税壁垒受到抑制和规范的情况下,非关税贸易壁垒措施凭借自身隐蔽性好,容易逃避多边贸易制度约束,而被广泛应用。
2.竞争的压力迫使各成员国不断寻求新措施的帮助
为了在竞争中取胜,世贸组织成员,尤其是发达国家成员,凭借其在科学技术与经济发展水平上的优势,在世贸组织协议允许的范围内有意利用某些间接非关税壁垒措施作为竞争手段,在现在和将来的技术标准、环境规则的制定和实施中,发达国家比发展中国家更容易处于有利的地位。另外,非关税贸易壁垒措施往往透明度差,隐蔽性强,容易对不同贸易国实施差别待遇。
(三)非关税贸易壁垒措施的特点
与关税壁垒相比,非关税贸易壁垒措施有如下特点:
1.更具灵活性和针对性
关税税率的制定必须通过立法程序,具有相对稳定性,这在需要紧急限制进口时往往难以适应。非关税贸易壁垒措施的制定通常采取行政程序,更加便捷,能随时针对某国的某种商品采取措施,较快地达到限制进口目的。
2.更强的直接性
关税壁垒是通过征收高额关税,提高进口商品成本和价格来削弱其竞争能力,间接地达到限制进口目的。但如果出口国采用出口补贴,商品倾销等办法来降低出口商品成本和价格,关税往往难以起到限制商品进口的作用。而非关税贸易壁垒措施则能直接地限制进口。
3.更有隐蔽性和歧视性
一般来讲,关税税率确定后,往往以法律形式公布于众,出口商容易获得有关税率。而非关税壁垒措施往往不公开,或者规定极为繁琐、复杂的标准和手续,使出口商难以对付和适应。
(四)传统非关税贸易壁垒的主要形式
传统的非关税贸易壁垒种类繁多,主要形式有:禁止进口、进出口配额管理(包括绝对配额与关税配额、非协定的“自动”出口配额与协定的“自动”出口配额)、进出口许可证管理(包括进口许可证管理与出口许可证管理)、外汇管制(包括数量型外汇管制、成本型外汇管制和混合型外汇管制)、通关环节壁垒、进出口的国家垄断、歧视性政府采购政策、海关估价、进口押金管理、动植物检验检疫措施、原产地规则、补贴等。
二、新型非关税贸易壁垒措施概述
(一)新型非关税贸易壁垒措施的概念
所谓新型非关税贸易壁垒,是相对于传统非关税贸易壁垒而言的,是指最新出现的以技术壁垒为核心,包括绿色壁垒和社会壁垒在内的所有阻碍国际商品自由流动的非关税壁垒。
(二)新型非关税贸易壁垒措施产生的背景和原因
在当今国际贸易发展中,关税和传统的非关税措施的地位逐渐被削弱,已不再构成主要的市场准人障碍。而在科技不断创新、消费者对产品安全及品质的要求提升、国际商业活动日趋活跃以及社会与环保议题更加受到重视等背景下,以技术标准、环境要求为代表的新型非关税措施大量涌现且使用量急剧增多,已成为国际贸易发展的一个最突出特点。
新贸易壁垒的出现并不断强化并非偶然,它是国际经济、社会、科技不断发展的产物。分析新贸易壁垒措施产生的原因最主要的在于以下几点:
1.社会进步及发达国家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们安全健康意识空前加强,越来越关心产品对身体健康和安全的影响,以致在国际贸易中以健康、安全和卫生为主要内容的新贸易壁垒日益增多。
2.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可持续发展理念深入人心,人们越来越关心赖以生存的地球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而要求国际贸易中的产品本身及其生产加工过程都不要以破坏环境或牺牲环境为代价;同时要求生产这些产品时也不要以牺牲劳动者的健康为代价。于是,绿色壁垒和社会壁垒等新贸易壁垒将在国际贸易中不断出现。
3.新贸易壁垒的日益增多与传统贸易壁垒受到约束关系很大。传统贸易壁垒如关税、许可证和配额等的使用不仅会受到国际公约制约和国际舆论的谴责,而且也易遭到对等报复。因此,这些传统贸易壁垒措施将来的发展空间不是很大,这就为绿色壁垒等新贸易壁垒的发展提供了巨大发展空间。
4.多边贸易规则预留的空间也为非关税措施的运用提供了可能。
5.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为新贸易壁垒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和手段。技术密集型产品在国际贸易中的比重不断提高,特别是信息技术产品,涉及的技术问题较为复杂,容易形成新贸易壁垒。同时高灵敏和高技术检测仪器的发展使检测精度大大提高,给一些国家设置新贸易壁垒提供了技术和物质条件。
6.近几年,主要发达国家因经济增长乏力,贸易保护主义有重新抬头之势,随着传统贸易壁垒作用的弱化纷纷寻求新贸易壁垒,以保护其国内产业。
(三)新型非关税贸易壁垒措施的主要特点
相对于传统非关税贸易壁垒措施而言,新型的非关税贸易壁垒措施的发展具有以下突出特点:
1.双重性
非关税措施一方面具有维护国际贸易秩序的合理性,另一方面又实际形成了对国际贸易的限制作用。以技术标准为例,标准的出现与存在在很大程度上是人类社会和科学技术进步的必然,随着经济发展和人们物质生活水平提高,标准和与之相关的技术法规、合格评定程序的作用日趋明显。在现代经济发展中,必然要有一系列的技术标准、法规、程序加以规范;不断增长的标准化活动也反映着消费者对更安全和高品质产品的需求,而标准规范能为消费者提供相关信息,增进其对国外产品及国外生产活动的了解。在国际范围内有效地规范产品标准对于市场的有效运作也是至关重要,它可以降低交易成本,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例如,禁止危险废物越境转移可以保护进口国的生态环境,强制规定产品的安全标准可以保护消费者的健康甚至生命,政府对进口牛肉的细菌含量采取检测和认证措施可以保护消费者的健康和安全,也增强消费者对进口产品的接受程度。正因如此,截至2004年年底,国际标准化组织已公布了14900项国际标准。非政府组织也和产业界及国际组织合作,希望在环境保护及企业的社会责任方面制定适当的标准。
但也要看到,标准在成为便利国际贸易手段的同时,也因为它的技术性和隐蔽性强、变化快、影响面广等特点,存在着被过度使用或被滥用的威胁,从而成为潜在的贸易保护措施。在国际贸易活动中,有些标准的实施本身可能就是为了保护国内的产业;有些标准即使从最初意图上不是出于贸易保护的考虑,但制定或使用了不合理的标准也会对贸易产生变相的限制,增加生产者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出口成本。美国和欧盟的研究表明,1999年受技术法规影响的出口产品占世界出口贸易总额的25%,世界出口量因此减少15%~25%;受技术标准和合格评定程序影响而减少的出口商品,相当于世界出口总额的3.75%~6.25%。可见,正是由于一些非关税措施具有合理与不合理的双重特性,在正确辨析、合理使用非关税措施与其被作为贸易保护工具而滥用之间的界限并不清晰,使得非关税措施变得突出与复杂。 关于国际贸易中的非关税壁垒措施的新形式(一)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