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外贸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WTO的加入和外贸经营权的开放,我国外贸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同时我国对外贸易的环境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主要表现在关税体制上随着进一步降低进口关税,我国的关税税率发生了大的变化,同时出口退税政策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同时我国开放范围也在扩大、面对新的国际贸易环境,我国国际贸易发展中自身也面临的主要问题,主要有外贸粗放型增长,经济效益较差,世界经济发展中一些不确定因素影响我国外贸的发展,同时各种非关税壁垒对我出口的不利影响正进一步增强,出口退税政策等等
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有很多,但是从我国外贸体制来看,主要是由于政府管理职能没有及时转变,外贸经营的机制不能适应新的国际环境,外贸法律制度有待于健全,外贸中介组织需要进一步发展。因此,为促进我国对外贸易的进一步发展,必须从政府管理职能、外贸经营的机制、外贸法律制度、外贸中介组织建设着手,深化我国对外贸易制度的改革。主要措施有
(一)转变政府管理职能,深化外贸经营资格管理方式改革。如改革进出口商品检验体制,改进检疫检验服务;建立预警监测机制;深化外贸经营资格管理方式改革等。
(二)转换外贸企业的经营机制,提高我国外贸企业的竞争力。积极引导外贸代理制的发展;建立外贸诚信经营和退出机制;提高我国外贸企业的竞争力。
(三)建立健全外贸法律法规。
(四)尽快培育行业商会组织,完善进出口商会体制,规范企业行为。
(五)完善出口退税政策。
关键词:对外贸易体制改革国际贸易环境WTO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外贸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WTO的加入和外贸经营权的开放,我国外贸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同时也面临着新的困难和挑战,特别是落后的经营体制已严重制约了我国外贸企业的发展,削弱了我国外贸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因此,以解放思想为先导,以制度创新、机制创新、管理创新为重点,加快优化调整外贸专业公司的组织结构和所有制结构,是我国外贸企业增强竞争能力、走出困境的关键。
一、当前我国国际贸易面临的新的环境分析
(一)当前我国国际贸易发展的基本情况
1、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国际贸易快速发展
(1)近年来,我国对外贸易取得了长足进步,2004年我国的对外贸易总量——全年进出口总额达1154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5.7%。2005年我国外贸出口继续保持去年的快速增长态势,但进口增幅大幅度回落。1—3月份,进出口总额2952.03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3.1%。其中出口1558.92亿美元,增长34.9%;进口1393.11亿美元,增长12.2%;顺差累计 165.81亿美元 。
(2)在增速比较快的情况下,我国外贸结构也进一步优化。从出口商品结构来看:机电产品出口增长42%,高新技术产品达到50%。一些初期产品出口的下降速度也比较快:原油的出口数量下降了33%,成品油下降了17%,大米和玉米分别下降了65%和86%。从进口商品结构来看,国内生产需要的原材料和技术产品大幅增长:去年的原油进口达到1.2亿吨,增长了35%;铁矿砂进口2.1亿吨,增长了41%;计算机集成制造技术进口增长53%,仪器仪表进口增长60%;粮食进口975万吨,增长3.7倍。
(3)我国外贸企业的效益有所提高。2004年实现进口税收4744亿元,比上年增收1032亿元。贸易结售汇顺差1020亿美元,国家外汇储备增加了2067亿美元。对外贸易增长创造了更多的就业岗位,与对外贸易直接相关的从业人员已超过8000万人。
(4)集体私营企业进出口增速进一步加快,经营主体多元化趋势日益明显。 国际贸易环境下我国对外贸易体制改革的探讨(一)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