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范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4497
论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特点及预防
[摘 要]
未成年人犯罪日益上升的趋势给我国的社会治安带来很大的压力,我国对未成年人罪犯的刑事处罚长期坚持着以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本文围绕未成年人犯罪的心理和生理的特点,着重论述从立法、审判制度、社区矫正等方面如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并提出相应的预防和遏制未成年人犯罪的对策。
[关键词]
未成年人犯罪 犯罪特征 立法 审判制度 社区矫正
所谓未成年人犯罪是指已满14周岁、未满18周岁的自然人实施的违反刑法规定,具有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与应受刑罚处罚性的行为。[康树华:《当代中国犯罪主体》,群众出版社,2005年1月,第1版,第2页]由于社会发展、家庭等多方面的原因,未成年人犯罪仍然是目前带有普遍性和严重性的社会问题。
一、未成年人犯罪的特征
1、生理和心理不成熟
从生理发育来讲,出现未成年人早熟现象。一些14—17岁未成年人生理机能已接近成年人,但是,他们的心理发育却相对滞后。心理上进入了由幼稚转向成熟的过渡时期,具有半儿童、半成人的特点,表现有较强的模仿欲和好奇心,对外界反应敏感。但他们的心理发展相对滞后,自我控制能力差。心理因素的不稳定与生理成熟形成矛盾,表现为纵容物欲、追求物质享受、逞强好胜、争勇斗狠,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弱、情绪不稳定、容易冲动,也容易受外界环境的不良影响,使这部分未成年人容易走上犯罪的道路。
例如;2011年9月7日李双江15岁儿子开宝马打人,[ http://ent.163.com/11/0915/20/7E16FR3L00031H2L.html]9月15日,北京市公安局通报,李双江之子李天一因构成寻衅滋事罪被收容教养一年,已送交执行;同案犯苏楠则因同样罪名被依法提请逮捕,而苏楠的父亲苏文斌则因涉嫌伪造国家机关证件罪被刑事拘留。
2、暴力侵犯财产犯罪居多
据有关资料显示未成年人犯罪以“盗窃、抢劫、抢夺、诈骗、敲诈勒索、侵占共6个罪名”居多,以侵财型犯罪为主,多以侵占财产为目的,并不同程度地带有暴力和野蛮性。受电视、网络等的影响,未成年人盲目追求金钱和满足物质欲望。讲排场,摆阔气、开支大、虚荣心极强,相互攀比现象严重。父母给的钱无法满足他们的贪欲,有的人为了非法获取他人财物,满足他们自己的物质欲望,铤而走险,走上犯罪之路。[康树华:《当代中国犯罪主体》,群众出版社,2005年1月,第1版,第31页]
例如: 2010年11月,西宁市公安局城西分局刑警大队一举捣毁了3个抢劫团伙,先后抓获犯罪嫌疑人8人,破获了西宁市近四十起拦路持刀抢劫案件。据西宁市公安局城西分局有关人士介绍,这是一个有组织、有预谋、有分工的交叉作案的特大抢劫集团,其中有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