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范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7060
试析音乐教学活动中培养低段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摘要] 音乐是一门艺术,它在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上起着特殊的作用,因此音乐教师要在音乐教学活动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发展其创造能力。本文从给小学生为音乐配动作的机会、形式多样地开展歌曲演唱活动、在打击乐活动中引导小学生创造等三个方面阐述了如何在音乐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关键词] 音乐活动 创造性 培养
现代科学的进步已使人们清醒的认识到:未来社会越来越需要创造性的人才。有研究表明,人创造能力的发展始于幼童时期,每个儿童都具有潜在的正在萌发的创造,而这种创造能力对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创造力的开发应从小开始。开发儿童创造力有多种途径,其中音乐教育活动对儿童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有独特的价值。因为音乐这种听觉媒介能够体现、表达和唤起内觉形态的心理,可以使天真的孩子自由表现他们的内心世界,用各种动作来抒发不同的情感。因此,实施音乐教育的重点首先就在于刺激儿童感官和动作的敏锐反应,培养他们有创造的适应变化的能力和用自己的声音抒发感情的能力,而不是要把每一个儿童都培养成音乐家。
音乐本身是一种感情教育,是一种富有情绪色彩的语言,它具有强烈的情绪感染作用,音乐教育不仅仅是教会1(哆)2(来)3(咪),而是能够对孩子进行智能、思维素质的培养和审美创造力的培养,而这种智能、思维素质和审美创造力的培养只有在教师刻意设计的教学活动中才能更加有效地发展。
一、给学生感受音乐配动作的机会
在进行音乐教学时,就算教师只是教唱歌也往往会看到学生做出各种动作来表现歌曲的大意,可见,动作的伴随是学生认识音乐、从音乐中获得快乐的最自然、最有效的途径,它能满足学生身体活动的需要;参与对音乐进行探索的需要;想象、联想、思维的需要;创造性表现的需要等。意大利著名儿童教育家在《高级蒙台梭利法》中指出:应该让儿童通过对音乐材料所进行的独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