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需要广大幼儿教师自身的努力,也需要幼儿园发展环境的支持,关键在于为教师创造一个良好的职业发展环境。对此,幼儿园应当从以下几方面做好工作:一是努力为教师创造一个温馨的工作、学习和生 活环境,使广大幼儿教师安心工作,投身于幼儿教育事业;二是加强对幼儿教师的管理,通过制度建设,稳定幼儿教师队伍;三是建立学习型组织,营造生动活泼的教育氛围,使幼儿教师在提高业务素质的基础上增强对幼儿教育工作的自觉性,提高自身的师德修养。
3、提高幼儿教师的社会地位
道德根植于社会经济关系之中,有什么样的经济关系,就会有什么样的道德。也就是说,社会经济关系决定着人们的道德关系和道德观念、道德情感。因此,要提高幼儿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就必须提高幼儿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待遇。而当前幼儿教师师德诸问题的形成,与幼儿教师社会地位较低有着内在关系。要提高幼儿教师师德,政府必须加大对幼儿教育发展的政策倾斜力度,确保幼儿教育发展的经费支持,这不进是从根本上改善幼儿园建设的前提条件,也是提高幼儿教师师德的重要保障。
4、推行家校共建
由于现在的家庭,父母大多为高学历、高素质,高于很多学前教育的老师们,因此我们千万不能忽视孩子父母在教学中的作用,一定要双方共同参与,家校共建美好校园,共同陪伴孩子茁壮成长。以下为一些家校共建的建议:
1)要有足够的自信心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自信心是非常重要的,就算我们遇到了一个高学历的家长,但是,我们也不能在他们面前降低自己的尊严,更不能妄自菲薄。只有自信沟通才是最有效的。
2)提高与家长平等意识
作为老师,有时候要面对的家长非常多,在这种情况下,就不会让自己总是有耐心去面对家长,更多的时候就是家长来见老师,老师会非常严厉,但是,如果想要沟通好的话,一定要平等相处。
3)要有自己的主见。
我们是教师,我们与孩子的接触也非常多,在孩子的身上看到的问题并不一定比家长少,所以,我们应该有足够的主见,向家长反映孩子的情况,而不是盲目迁就,应付差事。
4)要找准自己的定位
作为教师,一定要找准自己的定位,也就是说,自己感觉应该负责的,应该管的,就一定坚持要管,而不应该管的,就可以不管,不要顾此失彼,更不能本末倒置。
5)要得到家长的信任。
我们在与家长接触的时候,要能够展现出来自己的素质,这样,才能让高素质的家长看到我们的水平,从而得到他们的信任和支持,得到家长的支持就会让孩子教育方面更加顺利。
6)要尊重家长的时间。
对于老师来说,有时候可能需要见一见家长,但是并不是很多时候都能够见家长,更不能非常跋扈的要求马上就要见,可以让孩子告诉家长,家长在适当的时候,尽量来见老师就可以。
7)与家长共同探讨教育。
对于一个孩子的教育,必须是学校和家庭共同努力的结果,而老师和家长的配合就显得尤为重要,所以,我们应该多与高学历家长沟通,在他们那里听取一些合理化建议,为我们所用,更有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
(二)学前教育老师自身修养方面
1、要充满爱心
“爱”是师德中最基础的部分,没有“爱”就没有师德。鲁迅有句名言:“教育是植根于爱的。”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真正的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惟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林崇德同志认为,“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有“国宝教师”之称的霍懋征老师也曾说过:“是什么力量把一个人见人烦的孩子,变成人见人爱的孩子?是爱。爱是阳光,可以把坚冰融化;爱是春雨,能让枯萎的小草发芽;爱是神奇,可以点石成金。”可见,“爱”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是何等的重要。换句话说,当好一名人民教师,首先要是一个充满爱心的人。因此,作为一个合格的人民教师,必须视学生为弟妹、如儿女,努力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时刻注意以诲人不倦的献身精神和严慈相济的情感教育,关心学生健康成长,培养学生全面成才,并以此作为自己人生的最大追求和奋斗目标。
2、要刻苦学习
古人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播者和创造者,是否勤奋好学、精通业务,不仅关系到学生的切身利益,而且也表明教师的社会责任。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曾叹道:“要想学生学好,必须先生好学。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可以说,“学习是教师可持续发展的基石。”特别是在当今科技知识时代,要想真正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必须刻苦学习,不断充实自己,才会有教学之乐,而无教学之苦。当前,教师需要刻苦学习,重点掌握“三会”,即会说,有较好的口头表达能力;会写,有较高的教学科研水平;会管,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以不断提高教书育人本领和教学质量。
3、要务实创新
教育既是科学,也是艺术。教师从事的是创造性的工作,一是来不得半点虚假;二是必须具有创新精神。杰出教师的过人之处,就是能够在平凡的教学点滴之中,探索教育的真谛,追求事业的卓越。因此,作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一方面,必须以求真务实的态度,老老实实为人处世、踏踏实实教书育人,真诚为社会、为学生、为学生家长服务。另一方面,必须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真知、思考问题,积极投身教育改革,大胆创新教学实践,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创新能力、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不断激发学生兴趣,努力提高教学水准,使美好的教育理想变为现实。
4、要甘于奉献
老师,对教育事业的奉献,应该像小河奉献给大海、阳光奉献给大地那样纯洁无私、那样无怨无悔、那样一往情深。尤其是作为身处基层一线的中小学老师,更应牢固树立长期从事中小学教育的志向,始终坚持把追求理想、塑造心灵、传承文明当作自己人生的最大乐趣,时刻注意做好终身从教的思想准备,甘做培育人才的雨水泥土,在奉献中体现价值,在平凡中成就伟大。
5、要严格自律
教师,是社会的规范、道德的化身、人类的楷模、父母的替身。可以说,教师的一思一虑、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甚至可以影响学生的一生。俄国著名民主主义者车尔尼雪夫斯基认为,“教师要把学生造就成一种什么人,自己就应当是这种人。”因此,教师应当在思想觉悟、道德品质、行为作风上真正成为学生的楷模,始终注意做勤奋好学、精于业务的模范;严于律己、淡泊名利的模范;甘当人梯、无私奉献的模范;注重仪表、检点行为的模范。“塑造别人的人生实现自己的人生,才被称之为先生、教师”,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五、结论
“德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是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引导者、教育者,教师师德的高低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素质教育工程的成败,尤其是学前教育的老师,其师德直接影响孩子的一生。
无论是面向未来的社会发展,还是解决目前幼儿园学前教育存在的问题,学前教师师德建设都是充分且必要的工作,且越来越重要。
要搞好学前教育老师的师德建设,需要我们两手齐抓,双管齐下,两者缺一不可。
一手抓幼儿园的管理,积极组织各种学习活动,为幼儿教师创设良好的职业发展环境,提高幼儿教师的社会地位,同时积极推行家校共建,让学前教育老师成为一个大家发自内心喜爱的理想职业;
另一手抓老师本身的素质修养提升,让老师们内心充满对工作的热爱,严格要求自己,并不断刻苦学习,不断务实创新,与时代同行,为孩子们奉献自己的一生。
师德建设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我们持续地、前瞻性地不断投入和改善。愿我们齐心协力,团结一致,以身作则,为中国学前教育老师的师德建设贡献应尽的力量!
参考文献
[1] 新时期师德修炼/蔡颖主编。 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5
[2] 给幼儿教师的建议/朱家雄,张亚军主编。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1
[3] 教师修养文萃 / 郭志明,沈志冲主编。3版。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0.4
[4] 教育闲评/陈桂生著。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7
[5] 给中国教育的100条建议/朱永新著。北京:新华出版社,2010.12
[6] 教师职业道德修炼/关玫玫主编。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4
[7] 做一名有专业尊严的教师/窦桂梅著。桂林:漓江出版社,20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