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强烈的海外上市需求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民营企业内部管理和会计制度的极度不健全。因为这些民营企业在创业早期,为了追求短期效益,大都采取了一些非正常乃至不尽合法的手段,从而在经营、税务、资金等方面谋求利益。那么,如何有效调整,从而顺应海外资本市场的要求呢?众所周知,国内民营企业在成立之初,往往是以有..
与强烈的海外上市需求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民营企业内部管理和会计制度的极度不健全。因为这些民营企业在创业早期,为了追求短期效益,大都采取了一些非正常乃至不尽合法的手段,从而在经营、税务、资金等方面谋求利益。那么,如何有效调整,从而顺应海外资本市场的要求呢? 众所周知,国内民营企业在成立之初,往往是以有限责任公司的形式注册成立,所以上市面对的第一个财务问题就是公司改制—变更为股份制企业。根据有关规定,企业股改时应在建立新账的同时关闭旧账,也就是企业的经营业绩不得连续计算股改前的经营业绩(国有企业改制为股份制公司除外)。民营企业海外上市,国际会计师事务所将就股改前资产净额与股改日(审计基准日)的资产金额进行比较,如果不符,特别是确认的金额远低于原股改折股金额时,上市进程就会受到影响。 2. 面临的收入确定问题 一个网络平台供应商,曾签了一个为某一特定客户提供长期系统运营服务的单子,现在他正处于上市冲刺阶段,于是希望将已经签订的合同可能产生的收入计入总收入中,而这一点肯定不行。 因为不论是国际会计准则、香港会计准则、还是美国公认的会计原则都非常注重交易的实质,比如需确认与销售产品所有权相关的风险和报酬在实质上是否已经转移,为实现销售收入所必备的工作是否已经完成,是否具有收取现金的权利,与交易相联系的经济利益是否很可能流入企业等事实。这里“为实现销售收入所必备的工作是否已经完成”代表着供需双方对已销售的产品不存在重大异议,也不存在为完成该销售而必须的后续工作等。在这种情况下,对高科技企业合同已经签署,但需要分段实施的现实情况而言,就必然面临国际会计准则或者上市目的地会计准则重新确认本公司的销售收入及收益的要求,并由此产生大量调整事宜。 二、长期投资可行性及可靠性分析 企业为了提高效益 ,扩大经济规模 ,不断发展壮大 ,必须进行长期投资。固定资产的新建、扩建 ,资源的开发、利用 ,购买长期有价证券等都属于长期投资。由于企业外部环境和内部经营状况都存在着许多不确定因素。从企业外部看 ,政治、经济、金融、财税等外部环境在不断变化。 三、我国企业海外上市遇到的收入确认问题 企业在海外成功上市的条件之一是通过向公众报告经营业绩、陈述发展蓝图、预测投资回报而吸引投资者。但由于我国会计制度在某些新兴业务领域方面相对滞后,或某些事项的规范与上市目的地国家会计准则不一致,致使企业在上市的过程中遇到一些需要予以协调的问题。本文拟从上市审计实践的角度,针对产品销售收入确认等问题进行一些探讨,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我国行业会计制度关于产品销售收入的确认原则是:企业应当在商品已发出、劳务已提供,同时收讫价款或取得收取价款的凭据时,确认营业收入。对于长期工程合同,一般应根据完工百分比法或者完成合同法合理确认收入。我国目前的这种产品销售收入确认原则,使得执行行业会计制度的中国企业在海外上市时遇到两个基本问题:
境外上市企业的会计调整(二)相关范文
|
| |
上一篇:会计体系的建立与完善 | 下一篇:关于学习盈余管理研究的体会 |
点击查看关于 境外 上市 企业 会计 调整 的相关范文题目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