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成本控制的意义.....................................1
成本控制是成本管理的重要手段.............................2
(二)成本控制是推动改善中小企业经营管理的动力.................2
(三)成本控制是建立健全企业经济责任制的重要条件...............2
二、成本控制的内容.............................................2
(一)投产前成本控制...........................................2
(二)投产后的成本控制.........................................3
三、中小企业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3
(一)中小企业技术水平低下制约了成本的降低.....................3
(二)成本管理理念落后,员工成本意识薄弱.......................4
(三)管理制度不健全,成本管理体系松散.........................4
(四)成本核算方法落后.........................................4
(五)成本控制的内容片面.......................................4
(六)成本控制目标制定不够科学合理、缺乏全面长远意识...........5
加强中小企业成本控制的对策.................................5
推动产业升级,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注重技术创新...........5
转变成本管理观念,提高人的主观能动性.....................6
构建系统的成本管理体系...................................6
改变成本核算方法.........................................7
制定严格的监督制度.......................................7
(六)制定科学合理的成本控制目标,树立全面长远意识.............7
对中小企业成本控制的思考
摘要:中小企业,又称中小型企业或中小企,它是与所处行业的大企业相比在人员规模、资产规模与经营规模上都比较小的经济单位。此类企业通常可由单个人或少数人提供资金组成,其雇用人数与营业额皆不大,因此在经营上多半是由业主直接管理,受外界干涉较少。
中小企业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活跃市场、解决就业、改善人民生活、增加地方收入、进行创新探索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现代中小企业的长远发展必须依靠成本控制的不断创新。即引进先进的成本控制理念和科学合理的方法。不断完善成本控制体系。进一步挖掘降低成本潜力,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探讨中小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如何加强自身的成本控制。最终实现利润最大化。
与大型企业相比较,中小企业的首要特征之一,即在于企业规模小、经营决策权高度集中,特别是小企业, 基本上都是一家一户自主经营,使资本追求利润的动力完全体现在经营者的积极性上。由于经营者对千变万化的市场反应灵敏,实行所有权与经营管理权合一,既可以节约所有者的监督成本,又有利于企业快速作出决策。其次,中小企业员工人数较少,组织结构简单,个人在企业中的贡献容易被识别,因而便于对员工进行有效的激励,不像大企业那样在庞大的阶层化组织内容易产生怠惰与无效率的情况。可见,中小企业在经营决策和人员激励上与大企业相比具有更大的弹性和灵活性,因而能对不断变化的市场作出迅速反应应。所谓企业小、动力大、机制灵活且有效率。当有些大公司和跨国企业在世界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不得不压缩生产规模的时候,中小企业却在不断调整经营方向和产品结构,从中获得新的发展。中小企业成本控制的意义
成本控制就是在企业的生产经营全过程,对影响成本的各种因素加以管理。它贯穿于产品供、产、销的整个过程中,包包括目标成本、设计成本的确定。生产成本、销售成本的实际发生。通过产品控制是产品成本按照人们事先预算确定的成本水平进行,防止与克服生产过程中损失和浪费的发生,从而使企业的人力、物力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转变成本管理观念,提高人的主观能动性
市场经济下,追求利益最大化才是企业管理的首要目标,企业成本工作中也要树立成本效益观念,实现由传统的“节约,节省”观念向现代效益观念转变,从投入与产出的对比分析来看待投入的必要性,合理性,只要成本增加能提高企业产品在市场的竞争力,最终为企业带来更大的效益,即使企业的近期成本有所增加,这种成本增加也是符合成本效益观念的。
人的主观能动性也应该是驱动企业成本的一个重要因素,比如,职工的成本管理意识,综合素质,集体意识,工作态度和责任感,员工之间以及员工与领导之间的人际关系等,都是影响企业成本高低的主观因素,通过对成本主观动因的研究分析,可进一步启发企业成本管理的一些新思路。新观念,如将成本控制意识作为企业文化的一部分。树立“减低成本,人人有责”的观念,进一步挖掘降低成本的潜力。
三、构建系统的成本管理体系
在市场激烈的竞争环境下,价格战略越来越厉害,企业成本成为企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因此,中小企业应树立成本的系统管理观念,将企业的成本管理工作视为一项系统工程,强调整体与全局,对企业成本管理的对象、内容、方法进行全方位的分析研究,通过研究每一种成本管理方法的本质及其适应经济环境的特色,构建出系统的成本管理方法体系。一方面要使企业产品在市场上具有强大的竞争力,成本控制就不能再局限于产品的生产过程,而是应该将视野先前延伸到产品的市场需求阜分析,相关技术的发展态势分析,以及产品设计。向后延伸到顾客使用,维修以及处置。按照成本全程管理的要求,就会涉及到产品信息来源成本、技术成本、后勤成本、生产成本、库存成本、销售成本,以及对顾客商品力,财力得到合理利用,达到节约生产耗费、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成本控制是成本管理的重要手段
成本管理包括成本的预测、决策、计划、控制、核算和分析等环节,在这些环节中,成本的预测、决策和计划为成本控制提供了依据。
成本控制是推动改善中小企业经营管理的动力
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和管理水平对产品成本水平有直接影响。实行成本控制,要求建立相应的控制标准和控制制度,如材料消耗定额和领发制度,工时定额,费用定额等都应该及时制定和修订,并加强各项管理工作。以保证成本控制的有效进行。
成本控制是建立健全企业经济责任的重要条件
中小企业建立的经济责任制是实行成本控制的重要保证。实行成本控制,首先需要成本指标层层分解落实到企业的各个部门和环节。要求各部门、各环节对经济指标承当经济责任,已促使职工主动考虑节约消耗,降低成本、已保证成本指标的完成,使成本控制顺利进行,收到实效。
成本控制的内容
成本控制包括产品形成的全程,主要内容分为投产前成本控制和投产后成本控制。
投产前成本控制
主要是目标成本控制,企业的目标成本是经营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目标成本实行自身控制,即在确定目标成本时,要进行市场调查,可行性研究,确定产品价格和目标利润,在此基础上再确定产品目标成本。再利用目标成本去控制设计成本和试制成本,以确定产品投产后的成本水平。设计成本必须低于目标成本。
投产的成本控制
主要生产成本控制,这个阶段的成本控制,要将在发生的成本与目标成本、定额成本与费用限额等进行对比,将偏离情况及时形成信息,反馈到职能部门、责任部门和决策部门。以便及时采取措施,防止浪费再发生。
中小企业成本控制存在额问题
中小企业技术水平低下制约了成本的降低
技术水平的高低对成本的降低有直接影响。在一定时期,一定的技术水平下,成本可以通过加强管理来降低,但这一方法不可能使成本一直降低,所以企业管理者为改进产品成本建需要不断提高技术水平。但对于绝大部分中小企业而言,由于自身规模影响,往往无法投入大量资金进行技术创新和改进技术水平,从而限制中小企业成本的降低。
成本管理理念落后,员工成本意识薄弱
中小企业普遍存在成本管理观念陈旧的现象,片面的从降低成本乃至力求避免某些费用的发生入手。强调节约,对成本管理的主体,范围及手段等方面也存在偏差。很多中小企业仍将成本管理的范围局限于企业内部甚至只包括生产过程,而忽略了对其他相关领域成本行为的管理,降低成本的手段主要依靠节约方式,不能应用成本效率原则,通过成本动态控制实现更大利益,而殊不知,获得经济效益,取得持续性竞争优势,始终是企业管理必须考虑的首要问题。
管理制度不健全,成本管理体系松散
大多数中小企业虽有成本管理的一些框架,但由于缺乏相应的内控制度,实施效果不甚理想。此外成本控制机制没有在全过程实施,仅仅在事后控制,也不能达到企业成本管理的目标。
成本核算方法落后
目前,中小企业绝大多数采用传统的成本核算方法,即包括以汇总,分配,在汇总的形式计算制造产品成本和以标准成本为核心手段进行成本预算。由于企业的成本管理思想根源的不合理,导致成本管理方法处于较为混乱状态,虽然一些企业进行了先进成本管理方法的试点,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整体上讲,成本管理的方法还是很落后,已不能适应新的经济环境的要求。
成本控制的内容片面
有相关一部分的中小企业对其成本控制的对象主要局限于企业内部生产加上制造过程中所发生的各项成本费用支出,而往往忽略企业的采购与销售过程对成本核算控制的影响,忽略了对其他企业及相关领域成本行为的管理,缺乏战略管理的思维,使企业未能获得全面的发展竞争战略,不能形成系统的成本控制方法体系。
成本控制目标制定不够科学合理,缺乏全面长远意识
现在许多中小企业还停留在传统的成本控制阶段,而传统的成本控制则立足于短期效益,局限于产品的生产制造过程,缺乏对生产经营全面的考虑。因此制定成本目标时主要依据企业内现有生产条件和技术标准,很少考虑外部市场,顾客需求和同业竞争等因素,往往也只是由个别部门负责制定。这种成本控制目标具有一定的片面性,缺乏长远的战略意识,在复杂多变。高度竞争的市场环境中显得有些力不从心,不利于企业持续生产和长期发展,不符合现代成本控制的宗旨。
加强中小企业成本控制的对策
推动产业升级,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注重技术创新
目前,许多商品在市场上处于供大于求的状态。企业要想在短期内通过大幅度提高销售来增加盈利越来越困难,竞争对手竞相降价促销,许多商品出现了明显的价格下降趋势。企业只有通过不断降低成本,才能拓展利润空间。中小企业应积极转变经营模式,推动产业升级,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注重技术创新,加强人才队伍培养,提高员工素质,通过高效率来抵消高成本对企业的影响。
提高中小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首先要增加资金投入,吸引和培养创新人才,强化实力,改善形象,吸引创新人才的同时,要加强内部员工再培训,不断提高职工队伍素质,为人才成长,充分发挥人才作用创造良好条件。其次强化创新意识,企业管理者和员工只有时刻保持强烈的创新意识,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的维修成本和处置成本等成本范畴。
改变成本核算的方法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当今的市场格局已转换为已买方市场主导的市场机制,在这种市场条件下,价值的实现要比价值的形成更重要,而脱离市场需求的成本导向定价法往往导致在市场疲软时定价过高,在市场景气是定价过低,解决这一问题额根本方法是将成本导向定价法的定价程序颠倒过来,采用市场定价法既不是以成本而是顾客对产品的价格估量为依据决定的目标价格,进而根据这个目标价格决定产品成本。
制定严格的监督制度
企业的运行的基本保证,一是制定,二是文化,制度是建设的根本,文化建设是补充,中小企业只有加强制度建设,才能固化成本控制运行,才能保证成本控制质量,所以中小企业应根据控制标准,对成本形成的各个项目,经常的进行检查,评比和监督。
制定科学合理的成本控制目标,树立全面长远意识
成本控制已企业长期发展战略作为管理基础,制定为取得长期、持久的竞争优势而实施的目标;把企业成本控制纳入整个市场环境中予已全面考察,通过正确分析和判断企业所处的环境,依据企业自身的特点确定和实施正确适当的成本控制目标,调动广大员工参与到成本控制目标的制定中来,减少不同反面之间的利益冲突,促进企业目标与个人目标的融合,使个人目标和企业目标趋于一致,为完成成本目标创造条件;依据不同成长阶段的企业成本管理上的差异制定一个弹性的成本控制目标,即成本控制目标需保持动态变化特征。中小企业成本控制目标不应该只考虑成本本身,也不应该仅仅局限于成本的发生过程,需要将成本和成本相关的因素联系起来加以考虑,这样才能制定出一个有利于降低成本、符合企业长期发展的成本控制目标。
参 考 文 献
蒋义,{企业成本控制手册}上海;2009
李明侠,关于强化企业成本控制若干问题的分析,中国会计师,2009
吴明,浅析中小企业成本控制,财会研究,2010
张立军,张伟。中小企业成本控制现状及对策,企业家天地,2008
李丽萍,对我国中小企业成本管理的思考,《边疆经济与文化》,2014
贾亚楠,作业成本法在中小企业的应用研究,《财经界:学术版》,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