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加工贸易主要包括进料加工、三来一补等贸易方式,是国际上通用的一种贸易方式。20多年来,加工贸易为我国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繁荣我国对外贸易发挥了重要作用。
然而,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下加工贸易不适度发展带来一系列问题也已非常突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市场经济的正常发展。认真剖析当前加工贸易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对策,应是当前我国对外贸易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工作。
【关键词】:金融海啸、转型升级、绿色贸易
【正文】:
加工贸易作为现代国际贸易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新的国际贸易方式,其产生和快速发展源于国际分工的细化和国际间的产业转移。我国的加工贸易从改革开放之初的星星之火,进入二十一世纪后更是以燎原之势快速发展,尤其是在中国加入WTO后,加工贸易得到跳跃式的发展,5年多来平均增长速度超过30%,加工贸易持续升温。然而,在2008年底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海啸漫及至全球各国的经济实体时,使全球经济发展面临严峻挑战,中国的加工贸易也在这一轮百年一遇的经济大衰退中遭遇寒冬。如何使我国的“世界工厂”加工贸易在这种严峻形势下保持发展趋势,并在寒冬转危险为机遇,如何采取措施进一步提升加工贸易发展水平,是我国继续扩大对外开放,加快经济结构战略调整,实现经济的V形反转的重要一环。
一、我国加工贸易发展的现状
我国加工贸易经过20多年来的发展,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我国的对外贸易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自1996年以来,加工贸易一直在我国的对外贸易中占据半壁江山。目前,加工贸易涉及我国大部分产业,在利用外资、引进先进技术和科学管理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加工贸易的进一步发展直接关系到未来我国在世界贸易发展的地位,直接关系到我国的经济发展走势。
然而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不断加深,全球经济进入新一轮下滑,中国经济受到的冲击日益明显。作为中国经济增长三大引擎之一的出口受到的冲击尤其明显。而在出口中,具有中国特色的加工贸易遭受的冲击特别严重。
首先,受金融危机影响,美、日、欧三大贸易伙伴需求急剧减少,国际市场萎缩。根据近几年的统计,美、日、欧市场占我国出口份额的60%以上。但美、日、欧由于金融危机导致经济滑坡,需求必然减少,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预测,2009年全球经济增速将回落1.5个百分点,美国经济2009年将下降0.7%,欧元区2009年经济将下降0.5%,日本将下降0.2%,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经济将增长5.1%,比2008年回落1.5个百分点。此外,据IMF初步预测,2009年世界贸易将增长2.1%,比上年的4.6%回落2.5个百分点;发达经济体进出口贸易均出现大幅回落,进口将比2008年下降0.1%,比上年回落1.9个百分点;出口增速将达到1.2%,比上年回落2.9个百分点;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的进口将增长5.2%,增速比上年回落5.7个百分点;出口将增长5.3%,增速比上年回落0.3个百分点。在这种背景下,我国的出口将受到极大影响。
其次,贸易保护主义猖獗,贸易摩擦将加剧。贸易摩擦与全球或一国经济的发展状况有很大关系,但经济发展良好时,贸易摩擦会减少,当经济发展减弱时,贸易摩擦将加剧。2008年,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遭遇了大量贸易壁垒,贸易摩擦加剧。以贸易救济调查为例,2008年,美国对中国的不锈钢压力管、管线管、柠檬酸、后拖式草地维护设备、厨房器具置物架和挂物架等产品发起5起反倾销反补贴合并调查,涉案金额5.1亿美元。同时,美国对中国的床用内置弹簧组等产品发起5起反倾销调查,涉案金额2.8亿美元。另外,美国还对中国的定尺碳素钢板发起1起反规避调查。2008年,欧盟先后对华冷轧不锈钢板、蜡烛、钢绞线、盘条、无缝钢管、铝箔发起6起反倾销调查。此外,欧盟还对华钢铁管配件、皮面鞋靴、糠醇、活页环发起4起反倾销日落复审。另外我国还遭受国外的技术性贸易壁垒,据统计,近几年,我国因遭受国外的技术性贸易壁垒每年损失至少几百亿美元,遭受技术性贸易壁垒前五位的国家和地区是美国、欧盟、日本、东盟和俄罗斯,主要贸易伙伴影响我国工业品出口的技术性贸易措施类型集中在认证要求、技术标准要求、产品的人身安全要求、环保要求、有毒有害物质限量要求和包装及材料的要求等六个方面;影响农产品出口的技术性贸易措施类型集中在食品中农兽药残留要求、细菌等卫生指标要求、重金属等有害物质限量要求、加工厂和仓库注册要求以及食品标签要求等五个方面。受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影响较大的行业排在前五位的是机电仪器、橡塑皮革、农食产品、纺织鞋帽和化矿金属。受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影响较大的省份排在前五位的是广东省、山东省、江苏省、上海市、河南省。2009年,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遭受贸易摩擦将更加严重,增加出口的困难。 我国加工贸易可持续发展的探讨(一)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