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辩问题
1. 简要谈谈县级预算会计的会计核算基础。
答:县级预算会计以收付实现制为会计核算基础。所谓“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是指发生的经济业务,基本上按收付实现制记账。因为预算会计不以营利为目的,不必进行成本核算,其经济业务活动是以现金收付为基础的,宜于采用收付实现制。目前,预算外资金的会计核算也是采用收付实现制进行会计核算的。
2. 简述“收支两条线”。
答:预算外资金是国家财政性资金,不是部门和单位自有资金,必须纳入财政管理。“收支两条线”是指财政部门在银行开设统一的专户,用于预算外资金收入和支出管理。部门和单位的预算外资金必须上缴同级财政专户,支出由同级财政按预算外资金收支计划和单位财政收支计划统筹安排,从财政专户中拨付。目前,大部分执收执罚项目已实行委托银行收款,预算外资金收入直接归集到国库或财政专户,支出实行预算外资金统筹安排使用,对专项支出实行“以项目定支出”的管理办法。
3. 简述预算会计和财务会计的区别。
答:预算会计和财务会计的主要区别有:
一是服务的对象不同。预算会计服务的对象主要是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等,而财务会计的服务对象主要是企业。
二是会计的核算基础不同。预算会计以收付实现制为会计核算基础,财务会计以权责发生制为会计核算基础。
三是收益计算不同。预算会计是以预算管理为中心的宏观管理信息和管理手段,是核算、反映和监督中央与地方预算以及事业行政单位收支预算执行的会计。由于它不以营利为目的,不计算成本和利润。财务会计主要是按照《企业会计准则》提出的核算要求原则,对企业的经济活动进行正确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提供真实可信的会计信息,以满足国家宏观经济管理和有关各方了解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以及企业自身加强内部经营管理的需要。因此,它必须正确核算企业的经营成本和利润。
4. 县级预算外资金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答:预算外资金,是指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为履行或代行政府职能,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具有法律效力的规章而收取、提取和安排使用的未纳入国家预算管理的各种财政性资金。
县级预算外资金的具体内容包括:法规规定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基金和附加收入等;国务院或省级人民政府及其财政、计划(物价)部门审批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国务院以及财政部审批建立的基金、附加收入等;主管部门从所属单位集中的上缴资金;其他未纳入预算管理的财政性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