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江阴市行政审批改革的经验与启示
随着我国行政管理制度改革的深入和了解,江阴从实际出发,本着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将行政审批改革调查进行到底,并彻底地从过去“审批经济”的思想观念中解放出来,不断强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意识,不断强化人民主权意识,增强改革全面意识以及服务人民的公仆意识,进一步加快转变政府职能,为江阴市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一)江阴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经验
江阴市在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过程中,更好的帮助政府解决了行政审批链条过长、办事效率低下等这一系列问题,进一步理顺了体制机制,促使政府职能由审批型向服务型转变,并为以后的审批制度起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1.对项目审批流程进行全面优化,实现简政放权、转变政府职能。通过将技术服务行业串联行政审批操,并且改进中介服务及实行建设项目一票制收费等改革举措,在一定程度上削减了审批制度审核的时间。实施新的审批流程后,工业项目审批时间不会过32 个工作日,其它类建设项目审批时间最长不超过57 个工作日,建设项目从立项到开工的办理周期减少2 个月以上。
2.加强制度白变化设计,推行多样化服务,以此让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顺利进行。如果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不能突破现行的法律法规,就必须在制度层面予以一定规范,使行政机关可以严格执行按定权限和程序实施审批。为了保证新的审批流程得到有效落实,江阴市制定了一系列相关的配套制度。部门实行职能集中化管理,建立行政许可(服务)科,审批项目进入市行政服务中心集中办理;建立建设项目审批服务代办机制,镇园街实行“包报批、包协调、包对接、包落地”的“四包”工作法,建立审批代办员和审批联络员制度;推进审批一步告知制度,编制《江阴市建设项目审批服务指南》,推出对基层和企业的定期批前辅导,建立审批协调会议制度,为企业提供业务咨询、政策指引、重大疑难问题协调等服务,显示其全方位全面化;建设完善高度集成、部门联网、信息共享、综合性强的信息化系统,实现各审批部门之间实时资源共享;推进审批标准化服务,各有关部门在职能归并和审批流程的基础上,实现各审批事项的办事指南、申请材料、技术规范、审批条件、审批规范、收费标准、办理时限、审批运作流程和操作方法等的标准化。
3.加强对审批流程实施过程的全方位的监督。为了防止违规操作、推诿扯皮,或者不按规定的流程、方法、时限实施审批以及拆分审批事项等行为的发生,江阴市探索建立了相关机制,加强对审批流程的监督。由市行政服务中心依托基本建设项目审批动态管理系统,加强对项目审批的实时监督、全程跟踪、及时预警和有效反馈。建立一定的问责机制,由监察局督促检查各级各有关部门审批提速工作的落实情况。对于造成工作延误,或者造成重大损失、恶劣影响的,按照有关规定追究有关部门责任人的责任。建立社会公众监督机制,促进政府行为的规范化。
(二)江阴市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启示
1.制度改革必须要适合经济的发展。传统审批制度是一种全能政府的管理体制,政府全权掌握,要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就要根本上进行改革,保留有限度审批事项。推进政府从直接管理向间接管理转变,向事后监督为主的管理转变。通过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转变政府职能的内容和方式,提高政府服务职能的位置,强化政府的政策制定职能和执法监督职能,弱化政府审批职能。探索行政审批公开的途径和方法,运用科技手段,推进政务公开。
2.积极主动转变观念。树立法治观念,对行政审批行为进行有效制约,防止行政人员无所不审、无所不批。实行有限行政审批,凡是市场能解决的,政府决不审批,审批仅限于市场机制难以解决的事项。还有应推行网上审批,推进行政审批电子网络一体化。建立统一使用的通用审批系统,建设网上审批服务大厅,最大限度地减少行政审批过程中的违法违规行为,真正提高政府公开透明度,实现行政审批有效性。
3.大力培育社会组织。积极探索相应的制度设计,培育社会组织,提高社会组织自身的管理、规范及能力,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向社会组织转移部分行政审批职能,委托民间社会组织承接审批职能。
参考文献
[1]李国丽,吴情茹,方新安.关于企业信用及其建设的对策[J].企业天地,2004
[2]郭爱萍.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几个问题}J].求实,2002 (12)
[3]徐本林.信用缺失的成因及其对我国经济的侵蚀LJ].理论探索,2002, (6)
[4]刘迅.建立企业信用监管体系中应注意的问题[J].工商行政管理,2004
[5]左京生.加强企业信用监管体系建设[J].中国工商管理研究2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