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范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3088
浅析民营企业员工流失与管理
[摘 要]我国民营企业员工流失问题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民营企业的健康发展。员工流失的主要原因包括员工负担重、职业生涯规划难以实现和缺乏有效激励等,在此基础上从管理理念、职业生涯管理和薪酬体系方面提出了改善员工流失的建议。
[关键词]民营企业 人力资源 员工流失
一、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
民营企业简称为“民企”,是公司或者企业类别的名称,它只是相对与国有资本企业而言的,所以民营企业就是除国有独资、国有控股外,其他类型的企业中只要没有国有资本的所有的非公有制企业。我国的民营企业起步晚,发展慢,特点是企业小,机制灵活,跟着市场应变,先天不足,难以发展,融资困难,管理混乱,最后人才培养力度不够。
我国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主要表现在:第一、人力管理制度不完善,管理机制不科学。造成企业动作方式的不规范和无序性,使企业的经济行为规范常常被伦理规范所代替,极易形成“人治”局面。第二、人才流失的频繁性和凝固性共存。过于频繁的人员流失,不但导致企业人力损耗和成本的损失,而且还会带走企业的商机、技术秘密和客户,从而使企业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第三、重使用、轻开发的现象普遍存在。大部分民营企业不愿把资金用于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培训,这就造成民营企业人才队伍规模偏小,人力资源与知识积累相对迟缓。以浙江省为例“大中型工业企业约拥有全省工程技术人员的70%。而占全省GDP三分之二的民营企业拥有工程技术人员却不到30%。”第四、人力资源管理理念不明确且机构设计不到位。部分民营企业尚未接受以人为中心的管理理念,没有设置专门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停留在较低层次上,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发展战略严重脱节,导致企业一方面缺乏人才,另一方面又对人才使用不当,造成了人力资源利用的低效和人才的浪费。第五、激励机制不合理,企业缺乏科学的分配激励机制。物质激励方面,存在分配不均,许诺不兑现,员工贡献不能与报酬挂钩现象,员工缺乏对企业的认同感和责任感。
二、人力资源中员工流失原因
从民营企业员工流失表见附录《员工流失信息表》从这些数据我们可以看出此企业员工流失比较严重。在2009年因为金融危机等原因,使企业员工流失特别严重,这也给企业带来了经济损失,在人才重置、无形资产损失从数据上都有相应的提高,如果继续下去,那企业将不堪设想。实际上现在员工流失已是很多民营企业共同存在的问题,许多民营企业不仅员工流失率过高,而且流失员工中大部分是中基层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
导致民营企业员工流失的原因有许多,但是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员工负担过重,关键员工不被重视
民营企业普遍存在时间紧迫、工作量大的问题。多数民营企业为了自身的利益往往要求员工超量工作。所以多数人存在超时工作的现象,加班加点赶工。毫无疑问,员工的劳动强度远比一般国有企业大。这主要缘于企业对各岗位的工作职责设计缺乏科学依据,工作职责分配不合理,工作边界不清晰,人为地加大了工作强度,即使在经济上有一定补偿,但长此以往,员工身体难以承受,必然选择离开。另外民营企业中关键员工不被重视。首先,民营企业很多是家族企业或者合作性的企业,他们常常选用亲属或者朋友出任要职,这样的选择往往意味着工作效率的低下和多余的管理人员,而低下的效率和多余的管理人员又会使有才能的员工得不到其应有的发展和重视,从而对企业产生失望,因此选择离开。其次,大多数的民营企业生产初级产品,大多数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对劳动力的要求很低力。这种对人才不重视的思想降低了企业员工的忠诚度和归属感,是民企关键员工流失的重要原因。
2、员工职业生涯计划难以实现
一般来说,人们应聘到民营企业工作,无论开始有没有自己的职业生涯的规划,在后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