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范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5636
我国货币现阶段货币政策分析
[摘 要] 货币政策是国民经济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之一,是政府调控经济的重要手段。本文通过回顾我国近十多年来实施财政货币政策的历程,来看我国货币市场与利率对货币政策的影响。
[关键词] 货币市场 利率
中央银行为实现既定的经济目标(稳定物价,促进经济增长,实现充分就业和平衡国际收支)运用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给和利率,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方针和措施的总和。我国改革开放之前,只有信贷政策,基本上没有其他的货币政策工具和完整的现代意义上的货币政策概念。在实现经济软着陆之后,中国开始出现需求不足的矛盾。在此背景之下,尽管中央银行坚持稳键的货币政策,但实际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开始逐渐趋松。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金融市场的发展,货币政策工具逐渐多了起来。
一、我国货币市场的发展
货币市场是融资期限在一年以内的短期资金交易市场。在这个市场上,用于交易的工具形形色色,有政府发行的国库券、工商企业的商业票据、银行的票据、可转让大额定期存单、回购协议以及超过中央银行法定准备金的超额储备存款等。我国的货币市场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发展起来的,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货币市场存在的问题仍然是突出的,并已成为目前限制货币政策有效传导的重要因素。
二、货币市场在货币政策中发挥的作用
众所周知,市场经济国家的中央银行实施货币政策主要是通过再贴现政策、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公开市场业务等的运用来影响市场利率和调节货币供应量以实现宏观经济调控目标的,在这个过程中货币市场发挥了基础性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我国资金管理体制进行了重大改革,各种金融机构和企业逐步成为独立的经济主体,在继续保持直接调控模式的同时,金融市场得到初步的发展。各种货币市场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并发育起来的,中央银行通过货币市场的作用传导货币政策也才成为可能。但在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