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技术因素
先进的物流运输信息系统和管理系统等技术的运用能提高物流运输企业的内部货物周转率,提高每笔订单的处理效率。较为先进的物流企业信息化设备的使用也使物流运输效率大幅提升,这同样为物流企业带来了相应的时间成本,从而达到物流成本的减少。与此同时,物流企业通过运输信息系统的应用,可以对物流服务产品实现实时监控,减少运输途中的成本浪费问题,从而达到成本控制的效果。信息技术的运用将为物流运输企业带来较为高效的管理效果,最大程度减少物流运输过程的不可控性,减少相应运输过程中的意外损失,这将有效的降低物流途中的管理成本。
二、现代物流企业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
1、物流企业成本核算方面
(1)物流成本划分不准确
现行的企业财务会计准则中并未将物流企业的会计核算作为单独的核算项目,因此,我国物流企业的会计核算制度通常是采用制造企业的相关会计制度核算。而制造企业主要是直接材料与直接人工成本的核算,而物流企业的实际经营过程中除了直接人工与直接材料,还有很大一部分间接费用的产生。如果按照制造企业将物流运输途中发生的所有的成本都列入费用中,这样的会计核算方法完全无法准确反映各项物流成本的有关消耗,更无法准确、全面的对物流企业的成进行核算与后期成本分析。
(2)隐性成本难以在会计报表中体现
物流企业由于生产的物流服务产品的“无形性”,导致物流企业的成本归纳较为复杂,传统的物流企业成本核算方法一般是把除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以外的,如:生产管理、设施运行、质量控制等环节产生的费用等难以确认和计量的成本都计入了制造费用,然而除了直接材料与直接人工人外的成本费用同样占物流企业成本的很大一部分,如果全部计入制造费用将无法准确核算,如:库存滞销的产品成本、“空车”回程的通行费燃油费成本、异地调货成本等,则在报表不于披露,这将导致会计核算中较难对企业发生的各种物流费用做出明确、全面的计算和分析,造成企业的成本核算计量不准确。
2、物流企业内部管理方面
(1)物流专业人才匮乏
我国现有物流行业从业人员专业能力无法适应当代物流行业的发展。据研究调查,目前我国物流行业从业人员主要包括:一类是传统的仓储和运输企业的从业人员;二类主要是农民工等完全不具备物流运输行业相关知识储备的人员。目前,我国物流行业从业人员大多未接受专业的物流运输相关专业技能的培训与学习,对具体物流行业的运营情况、业务流程、相关信息系统操作流程等方面的了解严重缺乏。这导致了我国物流行业从业人员专业能力一直无法满足行业的真实发展需求。然而随着信息技术与物流行业越来越紧密的结合发展,我国对于高素质的物流行业专业化人才需求远远无法得到满足。
(2)物流企业信息化程度较低
对于现代物流企业成本控制问题的看法(二)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