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当前民营企业内部审计面临的主要问题
二、针对民营企业内部审计的问题应采取的保障措施
内 容 摘 要
改革开放促进了我国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要保持民营经济的良好局面则必须加强民营企业内部审计工作,而目前我国民营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停滞不前,出现了许多值得审计同行应该注意的问题。本文拟对当前民营企业内部审计中出现的问题加以分析,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加强民营企业内部审计切实可行的措施。
浅谈民营企业的内部审计
改革开放促进了我国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要保持民营经济的良好局面则必须加强民营企业内部审计工作,而目前我国民营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停滞不前,出现了许多值得审计同行应该注意的问题。本文拟对当前民营企业内部审计中出现的问题加以分析,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加强民营企业内部审计切实可行的措施。
当前民营企业内部审计面临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民营企业在全国各地得到了快速发展,民营企业内部审计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由于我国的民营企业内部审计时间不长,又主要受制于投资者和企业主,再加之缺乏有效的行业交流和政府部门指导,使得民营企业的内部审计出现了以下一些问题:
1.国家审计机关对民营企业内审工作缺乏有效的监督指导和政策法规支持
我国《审计法》中只规定对国有金融机构和企事业单位等应当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并进行内部审计,而对民营企业如何建立与完善内审机构和内审行为等都没有明确的规定,致使民营企业只能参照国营企业内部审计模式进行内部审计工作,有的民营企业审计部门甚至提出内部审计外部化,将民营企业作为内部审计人员的“对立面”,加剧了审计部门与其它相关部门间的对立。
2.民营企业的家族式管理,阻碍了内部审计工作的正常开展
我国的民营企业基本上都是改革开放后形成的,家族式管理是当前我国民营企业的一大特色,并在民营企业内部存在着千丝万缕的亲情关系,企业财产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往往因为经济责任关系不清引发利益冲突,一旦家族成员间的利益冲突超过亲缘的维系力,企业就会分裂甚至破产。从而严重影响内部审计部门的公平公正的审计工作,所以,家族式管理模式在当前已经严重阻碍了民营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正常进行,也影响了内部审计职能的正常履行。
3.内部审计手段落后,审计方式传统僵化
据笔者最近调查的一些民营企业,其内部审计仍然采用的是原手工方式下顺查、逆查等方法,根本没有意识到电子信息技术、通讯技术、计算机技术等对会计信息的影响,常常采用绕过计算机审计,根本无法真正高效率准确地进行内部审计工作。
4.审计范围只局限于传统的财务收支而未向经济效益方向拓展
目前大部分民营企业的内部审计基本上都停留在财务审计上,主要进行查错防弊工作,但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企业的投资主体、经营规模、经营环境和经营风险都在发生变化,内部审计如何将工作重点由财务审计逐步转移到经济效益审计上来就成为当前民营企业的一大难题。
5.内部审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内部审计质量不高
就目前而言,民营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的学历一般都较低,知识结构单一。他们中的大多数都是从财务部门转换过来,有一定的财会知识,但缺乏计算机网络知识、审计理论和实践经验,甚至有的内部审计人员连最起码的财会知识也没有,导致开展内部审计工作的难度较大。
针对民营企业内部审计的问题应采取的保障措施
加强国家审计机关对民营企业内部审计的扶持和指导工作
虽然我国没有强调民营企业的内部审计,但由于民营企业已成为各地经济发展的动力,因此,建议国家审计机关将民营企业内部审计纳入国家审计机关业务指导和监督的范围,对民营企业电算化审计的标准和准则、内部审计程序、方法手段等方面进行必要的扶持和指导工作,从而统一规范内部审计行为,提高内审工作质量。
2.创造民营企业独立审计环境
虽然民营企业保持着强大的生命力,但内部审计工作不能停滞不前,要不断地改革和创新,在民营企业内部,只有在企业所有者——董事长直接领导下开展内部审计工作,才有利于内部审计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也只有这样,内部审计才可以直接代替企业所有者通过服务间接参与企业管理,通过独立、客观的内部审计工作迅速发现问题和反映问题,从而规避企业风险。
3.构筑电算化条件下的内部审计监督新措施新方法
(1)构建适应电算化环境的内部控制制度
据笔者调查,许多民营企业都已实行会计电算化,致使原手工方式下的一些内部控制制度失效,在会计电算化方式下,审计人员应通过全程参与的形式与财务部门一道制定适应电算化环境的内部控制制度,并对已制定的内部控制制度进行符合性测试,检查财务人员是否根据不相容职责分离原则进行明确的职责分工,查明内部控制制度中可能发生的薄弱环节,同时,加强对财务软件日志文件和上机操作记录的审计,确保会计核算软件正常和安全运行,为企业决策者提供准确无误的会计信息。
(2)构建内部审计新方法
为了保证会计信息资料的真实性和正确性,防止会计数据的非法篡改和舞弊行为,还要采用适应电算化环境的新的内部审计方法,主要包括重新处理法、编程验证法和计算机网络审计法等对会计账务处理进行测试和检验,检查处理凭证、账簿和报表处理的真实性、正确性和合法性。
4.加强内部审计重点偏移,由财务审计转向管理效益审计
经济效益是民营企业的生命,民营企业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过程中,随着内部管理水平的提高和会计电算化的普及,使得账务表面的错弊越来越少,内部审计的职能也必须从传统的财务审计转到管理效益审计上来,加强经济效益审计、经济责任审计、经济合同审计等工作,从而为企业谋取最大的利润。
5.提高民营企业审计人员素质
针对民营企业的家族式管理特点,客观上要求参与内部审计的人员必须具备以下一些能力和素质。
(1)要具备与上下级部门和同级部门之间有效沟通合作的能力,寻求企业领导、部门同事等的理解、支持和配合,并处理好服务与监督的关系,加快内部审计的工作效率。
(2)努力培养既懂财会审计知识又能熟练操作维护会计核算软件和计算机辅助审计软件的复合型人才,可以采取对在职人员加强计算机应用水平的培训或与财经类高校联合办班的形式,专门培养既懂计算机又懂会计审计的复合型审计系统开发操作人员,充实到内部审计队伍中,使他们成为计算机审计的专业技术人才。特别是在网络信息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几乎所有的大型民营企业集团都要努力培养IT审计师进行内部审计工作,加强会计信息数据的安全性、准确性和稳定性。
(3)建立民营企业内部审计人员上岗资格制度。可以参照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建立国际注册内部审计师制度的做法,在民营企业中进行严格的层层考试选拔,选择高素质人员进行内部审计工作。这样,一方面有利于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素质,另一方面又加快了内部审计工作,促进内审事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综上所述,在当前民营企业快速发展的情况下,只有通过国家审计机关的指导和扶持,多渠道、多专业地选拔和补充既懂财会审计知识又懂计算机、经济和法律等方面的复合型内部审计人员,提高内部审计整体素质,才能加强经济合同审计、内控制度审计、资产重组审计、经济责任审计和绩效审计,进一步降低民营企业的经营风险,促使民营企业健康有序的发展。
参 考 文 献
1.陈兰.陈运起:《内部审计外部化之我见》,《经济师》,2004.2
2.叶鹏飞:《非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的沃土》,《中州审计》,2004.5
3.王珏:《现代企业制度下内部审计问题浅探》,《经济观察》,2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