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范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4274
幼儿家庭品德教育方法现状调查
内容摘要:
本文着重阐述家庭品德的教育方法,并且通过问卷调查,从家长本身对家庭品德的认识,品德教育的内
容和方法等方面,来了解目前家庭品德教育方法的现状,从中发现一些问题,并提出了本人的建议。
关键词: 幼儿 家庭品德 教育方法
第一部分 关于家庭品德教育方法的研究:
(一) 幼儿德育,就是按照社会的要求,以引导和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培养和形成幼儿德育品质为
目的所进行的教育活动。
(二)教育家对幼儿道德教育的看法
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认为德育的目的就是使个人在道德上社会化,懂得社会观念和社会规范并认为有责
任在行动上坚持不懈地遵循它们,德育的主要内容和途径就是教授道德原则,这既非说教也非灌输,它需要的是
解释,但他并不笼统地反对强制和灌输;科尔伯格认为,人的道德性发展与人的认知活动及其发展水平密切相关
,强调道德判断、自律等心理成份的作用,因此其德育模式尊重儿童的思考和选择能力,要求学校必须根据儿童
道德发展不同年龄阶段的特点科学地有计划地进行德育,让教师成为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的促进者;
(1)《现代幼儿家庭教育》 王蓬主编 湖北少儿出版社 1991年8月
(2)《关心下一代周报》 关心下一代财报社出版
(三)家庭德育品德教育方法的文献综述
德育方法是实现德育目标而采取的方式和手段。在家庭品德教育目标和内容确定以后,德育方法的运用
成为影响家庭品德教育成败的重要因素。正如美国家庭教育专家吉诺特所概括:在批评中长大的孩子,学会谴责
;在敌对中长大的孩子,长怀敌意;克的德育教育方法
在家庭道德教育问题上,洛克根据儿童的年龄特征,提出了不少有效的积极的教育方法。
(1)榜样和示范:洛克特别重视榜样和示范在儿童道德教育中的作用。洛克特别提醒做父母的,绝不要给孩子
做出不好的榜样。因为不好的榜样给孩子在心理和思想行为上影响极坏。(2)练习:洛克认为,指导儿童的各
种练习,必须注意两个问题:第一,你要他们练习某种习惯,要去劝说和提醒他们;第二,还有应该注意的一件
事,就是同时培养的习惯不要太多,否则花样太多,把他们弄的头昏眼花,反而一种都不能培养。
(3)说理:说理即说服教育。洛克强调说理在家庭道德教育中应占有重要地位。第一,说理要“适合儿童的能
力与理解力”第二,进行说理时,态度要镇定、温和、亲切,使儿童从感情上“乐于受教”
(4)奖励:他重视奖励的神奇作用。他所说的奖励,包括尊重、称赞、赞扬。
-他认为,儿童爱护自己的名誉,也就是有了自尊心,是教育的极为有利条件。
(5)惩罚:总的来说,洛克基本上主张尽量不同惩罚的方法,也反对惩罚。他说:“极严酷的惩罚好处很少,
它在教育上的害处还很大”。承认惩罚很不好,同时又承认它是一种教育方法。这在惩罚问题上是自相矛盾的。
2,鲁梭的德育教育方法
(1)既反对过分严格也反对过分放任。 他说:“有些人是过分严格,有些人是过分放任的两种情况都是同样要
避免的”。他认为两种倾向都是错误的,他都反对。
(1).《家庭教育学》 吴奇程。袁元主编 广东教育出版社2002年12月
(2)主张运用“自然后果”教育孩子。鲁梭反对用人为的惩罚去教育犯有错误的孩子,也不要乞求孩子请求你
的原谅,因为孩子缺乏善恶观念。
(3)力戒空口说教而注重榜样的作用。卢梭竭力要求家长和教师要一身作则,身体力行,给儿童在行动上做出
表率,以影响儿童形成良好的品德。
3.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方法
潜移默化的暗示法,苏霍姆林斯基说:"任何一种教育现象孩子在其中越少感觉到教育者的意图,他的
教育效果越大。"因为暗示教育法能融洽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关系。避免爱教育者产生逆反心理,促使幼儿主动
,积极发展,归纳起来暗示法有以下几种好处:易接受性,孩子从小不喜欢"赤裸裸"的教育形式,不愿老处在受
教育,爱管制的地位。暗示法使他们感到平等,受到尊重,暗示手段使孩子感到愉快,轻松。
第二部分 问题的提出
家庭德育在儿童和青少年品德发展中起奠基的作用。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育孩子的方法有许多种,
需要家长开动脑筋,从中选出促进孩子主动发展的一种,只要有心是完全能做得到的。如:我国儿童心理学家,
教育家陈鹤琴老先生,在发现其长子一鸣披上又脏又破的布做游戏时,他想发火,但他未发火,因为他知道发火
解决不了问题,他想帮助孩子找一块干净布,但未去办,而是启发孩子爱干净,让孩子主动想办法换去了脏布。
这种做法不伤孩子自尊心,相反,即克服了缺点,又调动了孩子的自觉性,改正了自己的缺点。研究者认为,由
于家庭教育失当,造成家庭与子女在感情上的距离和裂痕,失去了家长应有的权威和教育作用,子女对家庭的向
心力就会变成离心力,一旦在社会上找到新的寄托,遇上不良的伙伴,就容易失当,走上犯罪的道路。父母与子
女朝夕相处,却往往察觉不到孩子身上发生的变化,在教育方法上也没有随之作相应的调整,其结果不但教育难
以奏效,而往往引起孩子的反感,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因此,本文就家庭德育的方法作一些研究,为家长
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的教育方法提供一些依据。
第三部分、调查的方法与内容
1.调查目的:
(1).了解幼儿期家庭德育方法的一些形式
(2).了解家长对德育方法的一些看法及家长是如何对幼儿进行品德教育的。
2.调查方式:问卷法
3. 调查对象:
北京市“英才幼儿园”的家长发放100份问卷,收回有效问卷80份,回收率80%
4.调查时间:2011年9月15日---------2011年9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