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2010年12月23日,北京市政府出台了《北京市小客车数量调控暂行规定》,这一规定的出台后,一方面抑制了北京市机动车数量的过快增长,另一方面也直接影响北京的汽车销售市场,新机动车的销售数量较限购之前大幅减少。与此同时,随着用车成本的增大以及交通管制政策调控因素带来的影响,汽车的使用频率降低,汽车保养延长,维修频率减少,进厂维修次数减少......这些现象的出现使2010年之后的汽车服务贸易市场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也给汽车服务贸易人才市场带来一连串的、长期的连锁影响。优秀的汽车营销服务中、高级管理人才、汽车销售人才和高级技术人才成为汽车人才市场的稀缺资源,汽车经销商、4S店之间对于人才资源的拼抢也变得白热化,使用各种方法、通过各种渠道聚拢人才,造成一些企业人才流失现象严重,也为行业的管理者和人力资源工作者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
本文的研究对象北京祥龙博瑞汽车服务(集团)有限公司(为了便于叙述,以下简称“北京祥龙博瑞集团”或“集团”)是一家有着60余年历史的国有汽车服务贸易企业,面对严峻的市场环境,北京祥龙博瑞集团一直在探索防止人才流失的对策,在某些做法和措施上已取得了一定效果。本文以人才流失理论和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为指导,通过大量理论和实证分析,从社会宏观因素、企业自身因素和人才个人因素寻找人才流失的主要原因。
北京祥龙博瑞集团遇到的人才流失问题,在行业内存在一定的共性,本文尝试分析北京祥龙博瑞集团在防止人才流失上的一些做法,以求探寻汽车服务贸易行业防范人才流失的有效对策。
【关键词】:国有汽车服务贸易企业 人才流失 人力资源管理
【正文】:
一、北京祥龙博瑞集团人才流失现状
(一)北京祥龙博瑞集团简介
北京祥龙博瑞集团的前身北京市汽车修理公司成立于1952年,是北京市政府建立的第一家国营汽车修理企业。历史上曾为首都研制了第一辆无轨电车、第一辆公共汽车、第一辆130卡车、第一辆铰接式公共汽车、第一辆400吨重型牵引车,为建国初期首都交通事业做出了贡献。1999年,北京市汽车修理公司在北京建立了第一家“四位一体”模式的汽车专卖店,率先开启了首都汽车4S店经营模式的先河。
2010年,北京市汽车修理公司与其他几家汽车服务企业经过整合重组,成立北京祥龙博瑞集团。集团现有从业人员4537人,下属15个分公司、直属子公司,拥有34家汽车4S店,经营30余个中外汽车品牌,是北京规模最大的汽车服务集团。
(二)北京祥龙博瑞集团人力资源管理情况
1.北京祥龙博瑞集团的组织机构设置
北京祥龙博瑞集团实行集团公司、分公司(或直属子公司)、4S店三级管理模式。见图1。
2.人力资源相关职能部门设立情况
北京祥龙博瑞集团成立之前,北京市汽车修理公司由劳动人事处负责公司的员工的工作调配、工资、劳动纪律、员工福利、社会保险等,党委组织部负责干部和党员的管理,宣传教育部负责员工教育培训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