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分析是开展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基础,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平台。企业人员人浮于事现象还很严重,突出表现为人和事的不匹配,这不但降低了管理效率,而且增加了人力成本。上海银欣公司应根据其内部条件或外部环境的变化而进行必要的调整,结合实际和生产经营的需要最大限度地减少对产品(或服务)增值无实质作用的环节和过程,在建立起科学的组织机构和业务流程的基础上,根据生产经营的实际需要进行科学的工作分析与职位设计,合理设置岗位并进行规范的分析描述,确定各个岗位的工作职责。
根据知识管理专家玛汉•坦姆仆的研究,我们可以知道,能激励高新技术企业员工的因素主要来自个体成长、实现自我价值和工作自主等几个方面。所以,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改善高新技术企业的激励机制:
①营造相互尊重及和谐的工作环境,施行弹性工作制。
②激励导向式的薪资策略与自助餐式的福利政策相结合,实现激励手段创新。
③实行开放式管理,实施员工持股。
6.兼顾员工个人生涯设计和成长的企业培训和实践。
高新技术企业知识更新快,要将接受新的教育培训作为重要的内容,最大限度地为员工创造发展的条件。要解决以上问题,高新技术企业完全可以借助自己的软、硬件的技术优势,通过在人力资源信息系统中建立自助式网上培训管理模块解决全员化培训等问题。
7.塑造企业文化,凝聚团队力量。
在吸引优秀人才时,高工资等物质报酬固然行之有效,但建立一支长期稳定的有战斗力和凝聚力的团队,必须依靠组织文化战略来支撑。
注意发现和推崇身边的典型、树立榜样。这是因为,这样做可以集中体现企业文化的魅力,使企业文化人格化、模特化,使员工能看得见,学有榜样,比得上,效仿有型;另一个关健在于,所确立的企业文化的具体内容,如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信守的诺言、制定的制度,领导者必须带头严格遵守,身教胜于言教,“桃李不言,下自为蹊”。如此才能得到员工的敬佩和支持,才使企业文化的推行得以顺利进行。
通过各种喜闻乐见的形式来体现企业的文化,如企业形象策划;各种有意义的庆典活动,如厂庆、升旗等;群众性的文体活动,如球赛、文艺汇演、邮展、书画展等等。活动必不可少,所需花费的人力、物力、财力也必不可少,至于少花钱多办事、办好事则是需要提倡的,勤俭节约本身也属于企业文化提倡的内容。
在优秀的企业文化下,员工能够树立积极的工作价值观,真正感受到成功的乐趣,体会出人格的被尊重,也将表现敬业尽职的精神,公司才能真正被员工所热爱。
8.建立知识管理体系并与人力资源管理相整合,推进人力资源管理。
知识管理将知识视为企业最重要的战略资源,实现知识的共享,运用集体的智慧提高企业的应变和创新能力,使企业能够对外部需求做出快速反应,并利用所掌握的知识资源预测外部市场的发展方向及其变化,把最大限度地掌握和利用知识作为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关键。
知识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①要在企业内进行知识交流与共享责任的宣传,培养员工知识交流与共享的意识;②建立知识网络和创造适宜的环境以促进知识的交流与共享;③创造适宜的条件与环境,充分开发和有效利用企业知识资源,进行以创新为目的的知识生产;④积累和扩大企业的知识资源;⑤保证企业知识的生产以及知识资源的积累和扩大,充分融入产品或服务及其生产过程和管理过程之中。
知识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整合的内涵在于立足于企业战略的需求,在“以能为本”管理理念的指导下,通过人力资源管理职能形成一种相互学习、广泛交流的企业文化和工作环境,创建一种知识共享的工作模式和工作机制,即在共同的企业文化下,员工将自己在工作中甚至在社会活动中积累的个人“隐性知识”交给企业的知识共享管理部门,通过企业知识平台的汇总、分析和加工,在知识共享平台上转变为企业的“显性知识”,并以本企业特有的形式发布,使其他员工得以学习、消化和吸收,从而使有利于企业文化和企业发展的知识逐步转变为整个企业的知识,从而实现知识由“个人隐性"转变为“企业显性"的质变,从根本上为企业发展战略服务,即在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中贯彻知识管理,通过知识管理推进人力资源管理。
引文注释:
(注1)马新建:《知识经济与人才资源关系初探》,载《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0(3)。
参考文献:
1.赵永乐 等编著:《人力资源管理概论》,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年3月1日第2版。
2.马新建,时巨涛等:《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MBA)》,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2月第2版。
3.赵玉勤:知识经济条件下的人力资本问题研究》,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年版。
4.德斯靳,曾湘泉:《人力资源管理(第10版,中国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1月第1版。
5.梅洛,吴雯芳等:《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全美最新工商管理权威教材系列》,中国财经出版社,2004年6月第1版。
论知识经济条件下人力资源管理——高新技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六)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