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类教具在幼儿园美术欣赏活动中的有效运用
美术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在二期课改不断深入的今天,幼儿园美术教育也应渗透于幼儿生活世界之中,以幼儿实际生活为中心,将各种教学要素有机结合,让幼儿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生活。陈鹤琴先生就曾提出将“儿童的一饮一食,一草一木的接触,灿烂的玩具用品等等,纳入课程内容。”《幼儿园教育纲要》在活动组织与实施部分也指出:“教育内容的选择上应以贴近幼儿生活,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经验的内容为主。”因此,开展生活化幼儿美术教育既是美术教学方法的创新更是幼儿美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幼儿美术教学环节中,教具是不可或缺的。在美术活动中,图片类教具因其具有静态化、平面化、易造型化、简单化的特点使其在美术欣赏活动中被广泛的应用,也是幼儿园美术欣赏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图片类教具的有效运用有利于促进幼儿艺术素养不断的提高,有利于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有利于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一、图片类教具的特点
(一)静态化
图片类教具,关键是对事件的记录和分析,它表现出一种静止的状态,它是对事件瞬间的记录和分析。一件图片类教具不可能会像一件实物教具一样,可以让孩子看见它的方方面面,须要用一张以上的图片来表现它所记录的事件。但是表现出来,也不能和实物教具一样表现多维立体得视觉感受。
(二)平面化
图片类教具大多数用平面的方法表现出来,也就没有办法和立体、实物、多媒体教具那样相比可以表现出来多个面,每一次表现就是一个面,可以多次表现出来。并且是每个面都是画着各种各样的图像或者图形。图片类教具表现出来的是二维平面的图像。所以图片类教具大多数的是给孩子带来的是形象,不是立体多元化的,是用平面方式表现出来的画面视觉感受。
(三)易造型化
不论是挂图、卡片等等特意设计的,还是自己制造的图片类教具,这些图片类教具大多数的材料是纸质的材料,选取材料非常简单,也可以非常的轻易的实行创新设想。甚至可以从孩子生活中的状态和孩子游戏活动中的状态中选取的照片,教师自己动手制作简单到复杂的教学图片类教具,也可以依据据教学活动等方面的需求由专门的工作人员和教师自己动手制作出各种各样的图片类教具。
(四)简单化
美术欣赏活动中图片类教具,主要是用常见的或者单一事件制作成的。它的画面内容大部分是用和卡通人物形象、动物形象的形式制作出来的,是非常简易、完全可以理解明白的;图片类教具能把文字方面变成简单明了的画面内容,具有把杂乱难懂变为简单明了的奇妙力量。
(五)视觉化
图片类教具的固态性和平面性的特点,确定了图片类教具是具有视觉化的教学用具。图片类教具的固态性确定了它需要反反复复的用眼睛去观察,不会需要用嘴巴去尝、用耳朵去欣赏,以至于也根本不会通过接触的方法去体会图片中的内容。而它的固态性也一样把图片类教具当做用视觉感受的教具风格从而确定了下来。因为是固态,图片类教具就让幼儿不能除了视觉感受以外通过另外的方法去理解、领会其它的内容。
由此可见,图片类教具因具有静态化、平面化、易造型化、简单化的特点使其在美术欣赏活动中被广泛的应用,也是幼儿园美术欣赏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图片类教具的有效运用有利于促进幼儿艺术素养不断的提高,有利于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有利于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二、图片类教具在幼儿园美术欣赏活动中的指导方法
(一)谈话欣赏法
谈话欣赏法是以教师为中心用语言引导孩子,和孩子谈论图片的内容,从而指导孩子对图片的看法和对图片理解的方法。观看一幅图片,先要引导先看图片的主题解析画的内容,仔细观察图片中都有什么事物或者人物,它们都在表现着什么。最后解析图中事物或人物都有什么特征,他们之间都有什么联系它们之间的关系。
(二)游戏欣赏法
游戏欣赏法,顾名思义就是用游戏的方法引导孩子欣赏图片类教具。使用游戏欣赏法有利于让孩子在游戏的过程中不知不觉的了解图片类教具的含义。从而了解图片类教具的风格的形式。
(三)综合欣赏法
综合欣赏法是指图片类教具和诗歌、音乐等结合起来一起欣赏,可以增强图片类教具的渲染力,这样可以使孩子同时体验到多种艺术同时展现一种事物或者感情。从而开展充分的想象。
三、图片类教具在幼儿园美术欣赏活动中的内容选择
在选取使用图片类教具时,要选取积极乐观、画面丰富、主题鲜明、结构严谨的图片。当美术欣赏活动和孩子们的生活紧紧联系在一起时,孩子才能真正了解美术作品的含义,孩子疲劳的审美感受才能解脱出来。
随着孩子们的认知能力越强,图片类教具的欣赏内容也在深化、强化。教师为孩子们设计的欣赏活动在图片类教具的展现上,可以和孩子的生活相近的,也可以是童话故事、寓言故事、谚语故事等图片类教具。颜色、形象、内容、变现方式更多样化,引导孩子欣赏自己的和别的孩子的作品,更能表达自己的态度和情感。
四、图片类教具在幼儿园美术欣赏活动中的有效运用
幼儿教师应该站在幼儿的立场去观看、理解图片和分析图片,充分思考每种图片在教学活动中的作用,保证每种图片都清晰明白的对应教学的环节和教学任务,并且具备本身特有的教学作用。这是一个非常困难的过程,也是决定活动能否成功的因素。一般情况下,在美术欣赏活动中通常要求幼儿先观看图片,教师在安排教学环节时,要依据幼儿的认知能力,联系实际活动的目标、过程,支配好每一张图片的展示次序。如果在教学活动中要求幼儿观看多张图片类教具,教师就必须要明确主要观看的图片。如果观看一张图片时,教师也要确定主要观看的内容。对主要观看的图片以及相关方面,要充分给幼儿观看时间以及相关引导。
在美术图片类欣赏教学活动的中,教师在指引孩子欣赏美术图片以前,已经对图片的含义有了自己的理解,但孩子也可以自己对图片的理解,教师应该激励孩子不要受制于教师的解释,孩子可以依据自己本身对图片所想表达的信息进行自己的理解和体会,充分表现自己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展现自己的理解,发掘出许许多多意原来想象不到的新鲜事物。
五、总结
选择美术欣赏活动内容一定要和孩子的年龄阶段特征和本身的欣赏特点相符合,和孩子的生活接近。美术欣赏活动图片类教具内容一定要以孩子能够承受和体会的内容为主体,它的颜色和内容一定让孩子们喜欢和接待,它的艺术层次也一定要对孩子具有渲染力和亲和力。美术欣赏活图片类教具的选材也要一步一步来不能太过着急,图片类教具欣赏活动需要连续、富裕的时间和时机,这样才能使孩子积蓄一定的艺术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