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农村自然环境促进儿童主动发展的行动研究
农村成长的幼儿,在大自然的怀抱里自由奔跑,大自然的勃勃生机为幼儿的成长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环境,也为幼儿提供了学习、认识和玩耍的场所。作为一名农村幼儿教师,需要将有限的教育资源充分的利用起来,摆脱传统课堂和书本的桎梏,充分利用使用身边的自然资源来为幼儿的学习提供资源。这一方面可以让自然和幼儿之间充分的接触,培养幼儿亲近自然的情操[1]。同时又可以节约大量的教学资源,符合当前我国农村学前教育的现状。幼儿的成长是幼儿在和环境之间进行交互的过程中形成的,因此环境是幼儿教学中中十分重要的一种教育资源。对于农村的幼儿园而言,其教育机构费往往处于一个不足的背景下,但是却拥有十分丰富的教育自然,因此如何就这些教育资源进行充分利用,促进幼儿主动发展也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本文即在此背景下,以利用农村自然环境促进儿童主动发展的行动研究为题,分三部分展开详细的分析论述,本文首先就自然资源的含义、自然资源对幼儿教育的意义进行概述,然后提出几点具体的利用农村自然环境促进儿童主动发展的途径,以供参考。
一、自然资源的含义
目前学术界对于自然资源含义的定义较为统一,根据联合国在1972所提出的固定,定义自然资源是指一定时间、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以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自然环境的总称[2]。将自然资源和幼儿教育资源之间连接,可将自然分为以下几类。植物资源:水生植物、蔬菜、树;土地资源:砂土、红泥;气候资源:雨、风、雪、雾;动物资源:野生小动物、鱼类家畜等。农村幼儿园自然资源的开发需要结合本地去实际情况进行,也就是说需要明确本地区资源资源的优势,只有如此才能够做到合理开发与合理应有。不同地区基于自然环境以及地理环境的不同,其自然资源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为此,农村幼儿园自然资源的开发并不能够遵循统一的原则,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做出调整。农村自然资源虽然不是取之不竭的,但基于幼儿园发展的视角来分析,这些资源确实是存量较为丰富的,而如何加以利用就需要看幼儿园的教育视角。基于幼儿园教育资源开发视角分析,农村自然资源能够为教学活动提供丰富的材料,同时也能够为户外教学提供平台。基于幼儿教育视角进行分析,可将地区内所独有的生活方式或是风土人情作为教学资源。实际上各地区农村的风土人情均能够成为开发幼儿潜力,培养起正确价值观的重要资源。
自然资源对幼儿教育的意义
在我国现行的素质教育规划的红,提出现代学前教育需要以培养以培养既全面发展又富有个性的新型人才为目标的现代化教育规定了幼儿教育必须确立幼儿的主体地位,让幼儿主动地学习,发展幼儿的主体性[3]。即在幼儿教学工作的开展中,必须将幼儿作主体,教师应引导幼儿主动发展。在我国农村地区,学前教育的经费较之城镇要少很多,可以利用的教育资源十分有限,很多幼儿教师往往只能通过一支笔和一张嘴来教学,相应的幼儿的学习积极性也不高。因此,对于农村学前教育而言,对自然资源的利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三、利用农村自然环境促进儿童主动发展的途径
(一)合理开展游戏教学
在我国现行的《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明确的指出幼儿园教学必须以游戏为基本活动,而游戏教学的基础是各种游戏道具,但目前在很多农村地区因为经费的匮乏,则是在游戏道具上十分匮乏,玩具少、设备简陋。因此幼儿教师在利用农村自然环境促进儿童主动发展的途径上,第一步便应该将游戏教学作为重点,合理的利用农村的自然资源展开游戏教学。首先需要充分利用自然资源进行游戏场景的创设,让孩子真正的回归自然,在自然环境中寻找游戏资源[4]。例如春天的草地、夏天的瓜田等等。其次,可利用自然物品制作玩具,作为游戏教学玩具的补充。例如木匠的边角料做积木,豆子做计数工具等等。最后还应该充分发挥农村空间开拓的优势,组织幼儿进行集体体育活动。例如在草坪上万老鹰抓小鸡,小山坡上万角色游戏等等,充分利用既有资源,开展游戏教学。
丰富幼儿教学活动
在游戏教学活动的开展中,应当充分利用自然资源,贯彻《幼儿园工作规程》中对于利用好自然环境,丰富教育活动的要求,开展多种多样的教学活动。例如可利用农村的自然资源,积极开展探索性主体的活动。例如在某个午后看见墙角的蚂蚁搬家,小朋友都围成一个圈蹲在墙角看,并不停的进行讨论。此时教师便可以以此为主体开展“我国小小蚂蚁”主题活动,让幼儿向父母、朋友收集关于蚂蚁的资源和图片,两天后在班级上举办讨论活动。其次,还可以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开展科学教育活动、如举办科学兴趣活动,在农村拥有很多的瓜果蔬菜的种子和砂土,幼儿教师可以将幼儿分组,每个小组用小盒子装砂土,养一个豆子,可以是黄豆、绿豆、大豆等。并且给每个小组都发放记录卡,让幼儿自己去种植,然后记录种子的成长,以此来激励幼儿的学习兴趣,也丰富教学活动。
充实幼儿日常生活
在学前教学内容上,其不仅仅强调对幼儿展开教学活动,日常生活也是学前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利用农村自然环境促进儿童主动发展的途径上,也应该充分利用自然资源来充实幼儿的日常生活。例如,有意识的组织幼儿到不同的自然环境中散步,将书本上的抽象思维变成形象的可以感知到的具体食物。如在小河边看雨、在小山头看日落、在幼儿园边上的田埂上看小虫子等等,在亲近自然的同时也充实幼儿的日常生活。此外,我国农村地区对于传统节日民俗的遵守往往较之城市更为浓厚,因此农村幼儿教师也可以将其作为一个切入点培丰富幼儿的日常生活。如农忙节,去看水稻的收货情况,端午节去剪粽子叶等等,培养幼儿对传统民俗的感知,促进幼儿主动发展。
结论:本文首先就自然资源的含义、自然资源对幼儿教育的意义进行概述,然后提出几点具体的利用农村自然环境促进儿童主动发展的途径,得出以下几点结论:自然资源是指一定时间、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以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自然环境的总称。对于农村学前教育而言,因为教育资源的匮乏,因此对自然资源的利用就显得尤为重要。鉴于此,文章提出了合理开展游戏教学、丰富幼儿教学活动、充实幼儿日常生活三点利用农村自然环境促进儿童主动发展的途径,希望能够为我国农村地区学前教育中幼儿主动发展意识的培养提供相关参考。
参考文献
[1]徐贵燕.简析农村幼教如何利用自然资源开展特色教育[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8,(11):217.
[2]何莉萍.充分发挥农村自然资源,培养幼儿探索的兴趣[J].神州,2018,(36):180.
[3]蔡永红.如何利用农村自然资源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J].儿童大世界(下半月),2018,(8):245.
[4]景枫.有效利用自然资源开展主题教育活动[J].考试周刊,2018,(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