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学生“不听话”,最终演变为这种简单粗暴的体罚学生的教学方式;还有传统的社会观念和教学方式也是导致体罚盛行的原因。教师体罚学生这种教育手段违背教育规律,损害学生身体、心理健康。分析体罚学生的原因有很多,比如教师不懂法,缺乏教学过程中应有的自制和自控能力;教师自身教育能力低下;教学实际压力巨大,教学任务繁重。我们应该采取有效的管理和监督机制,增强教师教学水平和专业技巧,杜绝这种教学方法。
一、体罚的概念
近年来,对学生的体罚和变相体罚的现象不断被网络、新闻等媒介曝光出来,很多教师体罚学生的方式让人们震惊,在学校和社会中造成了很恶劣的社会影响。无论是直接体罚还是间接体罚或者变相体罚,都侵犯了学生的生命权、健康权和人生自由权,残酷的体罚方式不但违反了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损伤学生的自尊心,破坏师生情感,甚至还严重侵犯了学生的合法权益,体罚是明显的一种具有严重病理的教育方式。我国相关法律明文规定“禁止体罚学生”,“学校和教师不得对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的”、“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等情节严重的行为,将给予行政处分或者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同时,体罚也间接影响着一个家庭的幸福、学校教育教学的认可度和社会的和谐稳定。针对当前中小学生的遭受体罚现象,我们应该认真分析其中原因,体罚的特点和危害,找出能够根除中小学体罚现象的方法和途径。
二、教师体罚学生的原因分析
1、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
体罚是一直是中国古代延续至今的一种教育手段。学生上课不好好听讲、捣乱、不按时完成作业都有可能受到一定程度的体罚,比如站着上课、到教师后面站着听讲、甚至上课时到教室门口站着,这些都是体罚学生的常用手段。我们经常听到家长对教师说:“孩子不好好听讲,不完成作业,教师就应该打”。所以有时当教师尊严受到学生损害时,教师就常常用体罚的方式来维护自身的地位和尊严,以到达学生“屈服”的目的。
2、学校监管不利的影响
每个学校都想更多的培养一下优秀的学生,以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得到更多更优秀的生源,使得学校能在竞争中处于领先地位。为此,根据学生的情况学校会采用相应的制度来完善,大多数学校一般会把压力给教师,同时学校又会以多种形式奖励给培养更多优秀学生的教师。教师在竞争的压力下和诸多利益的诱惑下,必定会倍加努力,使出浑身解数来提高学生的成绩,其中难免会有一些教师可能为快速达到这个目标急功近利,给学生布置过多的作业,对学生提出一些很难达到或根本超出他们自身能力的要求。
3、教师素质问题的影响
临时代课人员呢,工资很低,没有工作动力。教室上课都是这个态度,学生还会认真听你上课吗?为什么学生会说我爱上这个老师的课,不爱上这个老师课,这与教师的讲课方式和授课态度有绝大多数的原因。在我们的学校生活中,或许有这样一直感觉,我们满怀希望能有高学历的教师给我们讲授更丰富的知识和学问,但有的教师虽然学历很高,有的甚至是研究生,但他的讲课方式过于平淡,一点课堂气氛都没有,我们不爱上他的课,感觉学不到东西,使得我们很郁闷。
4、教师心理压力的影响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他们承载培养中国未来发展的人才的重要任务,但是有谁知道教师需要承受的心理压力呢?作为一名教师而且是班主任老师的我,深知其中的艰难辛苦。教师要承受来自与工作的压力和社会的压力的双重压力,教师不仅要保质保量地上好课、领导听课、参加学校教师评比、家长施加的压力,每天的工作量也很大,备课、授课、批改作业,还需要时时刻刻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变化,种种压力有时会压得人喘不过起来。不是说有多大压力就有多大动力,什么事情都要讲究适度原则的。以学生成绩和升学率为教育质量和教师评价标准,以应试作为教育主要任务的今天,都会对教师造成很大的心理负担和精神压力,当学生的愿望与教师的要求不一致时,教师就会从其他方面对学生施加压力,如用体罚等方法。
三、避免中小学教师体罚学生问题的方法
1、学校领导要重视体罚学生的现象
学校要明确认识罚给学生造成的危害,它不但是生理的,也是心理的;不但是现在的,也是将来的。学校领导要经常组织教师和学生学习教育法律法规,让教师在思想上引起重视,转变落后教育理念,自觉禁止使用体罚。其次,学校领导要注意确立良好的舆论导向,把教师体罚同教师职业道德、教师的水平相联系。一旦因体罚出现问题,学校领导也应从事实出发,严肃处理,不袒护,不放过,正确引导教师吸取教训,从根本上避免体罚现象的发生。
2、增强教师法律意识
教师是否具有法律意识,直接关系到他们能否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政策。所以重视对教师的法律教育,加强教师的相关法制观念是提高教师思想政治觉悟的一个重要途径,应引起政府的足够重视。广大教师只有具备法律意识才能依法执教,维护自己和学生的合法权益。教师应树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其核心是对学生的尊重。这种尊重体现在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尊严,尊重学生在自身发展中的价值和地位,尊重学生受教育者的基本权利。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平等尊重意识,才能使学生学会“尊重自己、尊重他人、尊重社会”。任何人都有维护自身尊严的权利。因此,教师应加强相关法律知识的学习,积极参加学校举办的法律知识讲堂,通过法律实践来增强自己知法守法的观念。
3、加强教师的师德建设
爱岗敬业是对教师职业道德最基本的要求。“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教师就像蜡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这就要求教师要有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奉献精神,具有高尚的品德,只有热爱教育工作,才能用自己的耐心、爱心和包容心去感化和教育学生,才能面对学生的过错时不会动手打骂羞辱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