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小班幼儿来说,在有意义、熟悉、来源于生活的情境中活动,尤其是和生活密切相关的游戏与任务,更能激发他们的游戏热情,从而去主动探索。
(一)制定适宜的角色游戏方案
教师在制定角色游戏方案时,首先应该让游戏环境生活化。在角色游戏中,幼儿通过和环境的相互作用实现发展。环境创设的好坏会直接影响教师启发和诱导实施的成果,因此,在启发与诱导中,我们应该尽量让师生合作空间细节化、生活化,在师生合作中,让游戏角色源于生活,又体现生活。例如:在“我们的超市”这个游戏中,不仅有源于生活的收银台、货架等,也有幼儿、教师亲手制作的活动材料。
(二)有效调节游戏过程中的角色冲突
在角色游戏中,角色作为不断变化的因素,在一个游戏进入主题后,原来设定的角色很有可能会不满足幼儿选择与表现需求。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必须及时调整游戏过程中的角色冲突,在鼓励与认可的环境下,根据幼儿兴趣、需求、经验创造新的角色,这也是新角色生成的过程。只要新角色正确地反映出游戏现状,也会展现出不同幼儿在游戏中的向往与认识,进而推动幼儿学会自我思考。
(三)随机应变
隐性指导与显性指导相结合随机应变作为教师角色游戏指导的重要内容,对游戏开展成果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在实际工作中,教师必须抓好时机,在适当的形式与对象中,将显性指导和隐形指导有机结合起来,让每个幼儿都有发挥潜能与特长的机会。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必须尊重幼儿差异,在游戏指导中,将注意力放在观察幼儿变化上,让他们理解幼儿发展意义,进而对幼儿进行多样化的指导。如:为了避免刻板的游戏内容,对于相对内向的幼儿,教师应该鼓励他们在角色游戏中主动参与表演、建设内容,充分展现他们的特长。
(四)正确引导幼儿的兴趣
毋庸置疑,角色游戏能够极大地激发出幼儿的兴趣,因为游戏本身就是幼儿的天性,作为幼儿教师,最重要的是如何对这种兴趣加以正确的引导,在幼儿角色游戏中使幼儿能够学到一定的知识。教师在组织角色游戏的过程中,应该对游戏有一个全程的掌控,特别是对游戏过程中的游戏氛围做到良好掌握,把幼儿的兴趣加以正确的引导,在游戏过程中穿插设计好要教授的知识。这样一来,就能避免角色游戏所激发出来的幼儿兴趣成为纯粹的娱乐兴趣。只有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角色游戏才能起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浅谈小班儿角色游戏教师指导策略的个案研究(四)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