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游戏在语言领域教学中的作用
幼儿是通过积极主动地与周围环境中的语言和非语言信息、材料交互作用来发展他们的语言。而游戏是最常见的一种课堂组织形式,也是深受幼儿喜爱的一种最佳教学方式,利用游戏方式进行语言教学不仅增强了语言教育活动的趣味性而且调动了学习主体的参与性,一位教育专家这样说:“幼儿天生喜欢游戏,利用游戏作为活动内容的载体,是一种有效的方式。”所以幼儿园选择语言与游戏的整合,从而有效达到在游戏活动中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2)游戏在科学领域教学中的作用
在一般的科学活动组织中,通常是让幼儿通过操作,发现基本特征。但如果利用游戏来进行教学,那就不同了。在科学活动中参插游戏,并辅以形象生动的教具、有趣活泼的语言,会使幼儿对活动的兴致更浓,在有趣的游戏情景中,幼儿也更愿意主动去探索,主动去参与,从而培养孩子乐于参与科学活动的兴趣,提高孩子观察、比较、发现等科学探究能力。
(3)游戏在艺术领域教学中的作用
法国艺术家罗丹曾经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幼儿虽然天天生活在优美的环境中,但他们未必有意识地去感知周围的事物,而美术活动中的游戏,就是把周围生活的美充分的表现和浓缩,从而引起幼儿对美好事物的兴趣和认识,这是引发教育的前提。通过游戏让幼儿感受和体验美、通过游戏让幼儿表现美、通过游戏让幼儿创造美。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创造美是幼儿最容易接受的方式。
3.游戏在个体发展中的作用
(1)游戏有助于幼儿身体的发展
幼儿在游戏中进行的跑、跳、投等活动,有助于发展幼儿的基本动作,身体各器官的生理机能也会得到锻炼和改善,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户外游戏还能提高幼儿对外界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增强身体的抵抗力,游戏对幼儿的身心健康是十分有利的。同时组织开展游戏活动还有利于培养幼儿机制勇敢,顽强克服困难的品质和关心集体,互相协作的好习惯。
(2)游戏有助于幼儿认知的发展
在五彩缤纷的游戏活动中,幼儿的感知觉、想象力和思维能力等认知能力得到了全面的发展。认知能力的发展,不仅会促进幼儿对所处情境的感知,还会让幼儿逐渐学会判断环境中的各种信息,并对自己的能力进行有效的感知。幼儿通过游戏及游戏的玩具材料,可获得日常生活环境中各种事物的知识,促进幼儿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的发展。史普德克认为游戏是一种方法,通过这种方法,幼儿可以接收外部世界的信息,并对它们进行加工处理,使之适应自己内部的编码图式。也正如皮亚杰提出的游戏是同化超过顺应的产物。游戏中的假扮和象征有助于发展幼儿的创造力,提高其解决问题的技能;积木游戏是培养幼儿三维空间思维能力的最佳方法;游戏中对物品的假想促进了幼儿想像力和创造力的发展;幼儿在游戏中相互接触、积极交流,语言能力能得到较好的发展。游戏为幼儿提供了重复练习的机会,幼儿通过游戏来获得技能、在游戏中学会了推理。对幼儿来说,游戏是一种强有力地促进他们发展的重要活动。
(3)游戏有助于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社会适应是指个体为了适应社会生活环境而调整自己的行为习惯或态度的过程。游戏活动对于发展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具有独特的作用,经常参与游戏活动的幼儿,交往能力、对集体和社会的关心程度都会得到提高,幼儿是在游戏中获取他们想要知道的社会信息,因为游戏是社会活动的反应,它把一些复杂的社会现象融入到游戏中,以游戏形式呈现,幼儿在游戏中认识事物及其规律,而且,幼儿在活动中所获得的合作与交往等能力也能迁移到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去。
(4)游戏有助于幼儿良好个性的发展
大量的调查研究表明,许多的幼儿心理障碍的产生是由于幼儿的社交贫乏所致,而在幼儿园教学过程中,幼儿必须相互交流才能保证游戏活动的顺利完成所以游戏不仅可以锻炼幼儿的身体,同时也能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培养幼儿健康的情绪情感,是幼儿心理健康的保证。游戏不仅可以满足幼儿的需要,而且在满足需要的过程中,还会使幼儿产生新的需要,生成新的心理机能。游戏构成了幼儿心理发生,发展的最佳状态。
(5)游戏有助于幼儿合作交往能力的发展
游戏能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众多的游戏都需要完成一些有相互信赖性的合作性的任务。游戏为幼儿的交往提供了广泛的交往范围,对幼儿承担未来社会的真正角色有着深刻的意义,通过游戏让孩子们知道在集体中每人都有自己长处和短处,只有互相帮助才能做好事情。通过游戏,幼儿的交往状况有了明显的提高,他们体会到了与人交往所带来的成功喜悦,加强了与人交往的愿望,在游戏过程中,孩子们往往能自己商量、自己分工,并在活动中相互协调,以达到相互融洽的游戏,通过对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促进了幼儿个性的全面发展。
四、游戏是学前教育专业特殊性的体现
幼儿园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这是我国学前教育改革中的一个重要命题,也是我国幼儿园课程改革的重要指导思想,目的在于幼儿园教育的“去小学化”和“去学科化”。对幼儿来说,游戏的重要性在于他们的年龄特点,其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决定了他们的学习和发展离不开游戏。对教师来说,学前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最大专业性区别在于游戏,而不是上课,游戏最能体现学前教育的专业特殊性。因为组织和指导幼儿游戏的专业技能,通过游戏促进幼儿发展的专业能力,是其他学段教师难以取代的。如果幼儿园提前教小学的内容,用小学的方法来教,那么,幼儿园教师就可以被小学教师取代,而幼儿园教师在人们心中的地位也将是学段中最低的。因此,对幼儿游戏的把握,才是学前教育专业教师的拿手好戏和看家本领,也是幼儿园教师专业地位的重要体现。
游戏是幼儿最基本的活动方式,是他们获得最大发展的最佳途径,也是幼儿学习的基本方式。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游戏也是幼儿最为喜欢,最能够接受的一种方式。可见,游戏在幼儿发展与教育领域中具有重要的意义。近年来人们十分重视教育观、幼儿观的转变,并且更加重视发挥游戏在促进幼儿全面发展中的独特教育作用。
参考文献:
邱学青:《学前幼儿游戏》,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一版
朱家雄:《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实施》,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一版
李季湄:《幼儿教育学基础》,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一版
彭海蕾:《幼儿园游戏教学研究》,兰州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一版
华爱华:《幼儿游戏理论》,上海出版社1998年第一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教育部印发2001年7月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江苏教育出版社
论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教育活动 (三)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