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经营管理根据特点上来划分企业是因为在经济学上,人们之所以把企业与大企业区别的分开来,除了规模的差异以外,更重要的却是企业在组织结构和经营的行为上具有着许多与大企业不同的明显特征。
在我国,建国以后曾经对企业进行过很多次的分类,长期以来对于企业是按照企业的规模来划分的。在1962年,国家也根据企业中的职工人数来划分企业中的类型。具体的标准是按照:职工人数已经超过3000人的数量企业就称为大型企业,在500到3000个人之间的则分为中型企业,而在500个人以下的就被称为小型企业了。不过为了加强对基本的建设项目管理,就在我国1988年时发布了《大中型工业企业的划分标准》按照不同行业的不同特点作了各种分别的划分,将企业的规模由此分为特大型、大型、中型和小型四类六档。方式中小型企业一般是指中二类和小型企业。1999年,我国又开始对企业类型进行了分类,对于按标准再一次做了修改,将销售收入和总额的资产作为最主要的考察指标:依次分为特大型、大型、中型和小型四类,其中年销售的收入和资产的总额平均在五亿元以下,5000万元以上的就称为中型企业,年销售的收入和总额的资产平均在5000万元以下的则为小型企业。
出于政府的宏观管路角度的需要和不同目的管理的工作要求,还根据经济发展的新形趋势调整为企业分类的标准就会是正确的。
2、企业发展现状
企业是出口创汇的主力之一。从引导进来的外资看来,我国外商的投资企业和中外的合资企业绝大部分都是企业;从出口创汇的角度来看,企业都是通过向大企业提供的配件等方式实现的间接出口,而另一方面呢,则会通过外贸部门直接出口的产品。尤其是我国加入WTO后,企业更能发挥出它的灵活特点,生产适合销售的产品,就会为国家赚到争取到更好的机会。
4、促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义
从政府和税务部门的角度来看,调整税收起征点也许将会减少一部分当前的税收,但是呢,对这个整体的税源影响又不会太大,从而长远观察,将会培养出壮大的经济税源。完善了就业环境,就应该去多鼓励吸纳劳动力。就业的状况对收入分配的格局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广泛的就业和再就业,将会是保障绝大多数的人能够分享经济增长的成果、获得合理的收入增长的基本条件,所以我们应该积极运用鼓励企业吸收再就业人员和失业下岗的人员自谋职业所相关的优惠政策,从而促进企业吸纳更多的剩余劳动力,从而创造出更多的就业机会。
第三章企业发展战略中面临的主要障碍
1、政府对企业的支持不足
随着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在促进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是越来越显著,企业发展中的融资问题成为了许多人关注的热门话题。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即将面临了政府的重视度不够,抵抗风险的能力较弱,负担也会变重,素质低和人才匾乏等等各种方面,而会为此突出的事融资困难,解决企业融资困难的问题,解决企业融资困难是一定需要政府,金融部门、社会服务机构以及企业自身的共同努力。
2、企业融资的困难严重
根据我国企业融资的现状分析,我国企业是以劳动密集行的民营企业、股权比较集中、客户覆盖面比较广泛,大部分集中在企业所在地、年销售收入和总额资产在5000万以下的则为主要特殊群体,它对于推动经济增长,增加就业、技术广泛创新,培养出有着巨大的影响力。
3、解决企业融资困难的有效快捷途径
解决企业融资困难的途径也会有不少,但有的途径在眼下的中国就是行不通的,经过研究表明,在眼下的中国趋势,建立有效的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是有必要的,特别是坚持政策性的担保机构的主要领导地位或许就是一条成功的有效途径。由于对企业的贷款规模比较小,银行的管理成本也会变高,企业又面对较高的经营风险,银行贷款的风险也会变得不小,为降低金融风险,银行业普遍会采用抵押贷款来取代信用贷款。但我国企业的资产规模虽小,缺乏抵押的产品,从而就会造成融资的困难度。目前世界上不少的国家和地区都在把企业信用担保体系作为解决企业融资难的一项重要措施。
第四章结束语
首先,是分析了我国企业的发展现状,认为企业发展过程中主要面临了以下几种问题和障碍:一是我国政府对企业的支持不足,二是企业的融资太困难。并且分析了以上问题的障碍原因,还提出了完善企业的发展战略的主要建议:希望政府为企业提供多方面的支持,完善企业的融资体系,提高企业的资深素质。随着市场的经济不断深化和全球性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加剧了现状,企业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还是会出现很多的新问题,这些的新问题都是值得我们去密切关注着的,并且可以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