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绘画的教学活动是在教师引导下,儿童通过使用绘画材料与绘画工具,运用点、线、面、色彩等美术语言创造出具有可视的美术形象,从而培养儿童的审美能力、想象力与创造力的 教育活动。可见,在儿童绘画活动中教师的指导作用不可小视。在儿童绘画活动指出,教师应能充分调动儿童的积极性,激发其绘画活动的情趣。在儿童绘画活动过程中,教师要为儿童梳理思路,进行必要的技法指导。在绘画活动结束后,教师要引导儿童对绘画过程与作品进行行之有效的评价。另外,教师对儿童绘画活动进行指导时还可以使用以下策略:
(一)引导儿童观察的策略
儿童绘画是一门以观察为基础的视觉艺术,绘画活动中的观察训练也是培养儿童观察能力最行之有效地方法之一。因此,引导儿童学会观察是开展绘画活动的前提。例如,在写生训练时,应该引导儿童先从整体进行观察,获得对写生事物的总体印象,然后再观察局部,最后再回到整体上,从这样的观察过程中了解大体与局部的关系;又如,在范例学习时,教师可以先告诉儿童要在规定时间内迅速观察和记忆画面内容,然后教师出示范画几秒钟的时间后将范画收起,让幼儿说出画面的内容。重复这样的过程三次,观察时间由开始的几秒钟逐渐增长,儿童记忆和描述的内容也由简单的画面复述到绘画的形式、语言以及对画面内容中情感的理解上。这样的观察训练对儿童观察能力与记忆能力的提高有显著地效果。特别说明的是,在引导儿童进行观察时,有时也可以通过摸摸、闻闻等多种感官形式来体验。
(二)自主性绘画教学的策略
自主性绘画的基本理念是由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李文馥提出的,她认为“自主性绘画是引导儿童依自己的意愿、按自己选择的绘画方式画出表现自我、不断创新的图画的活动。自主性绘画不同于自由画,它突出的是儿童自身的主体性、自主性和选择性,更注重绘画创新。”总而言之,教师要从儿童艺术发展的特点与儿童本身的需要出发,对儿童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学与指导,帮助儿童在绘画活动中培养审美能力与艺术创造力,从而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完善其人格。
(三)开展多种形式的讲评活动
让幼儿运用自己的语言对作品进行表达,激发创造欲望。主要体现在教师在幼儿的绘画过程中尊重幼儿的选择,尊重幼儿独特的审美习惯和对世界的感悟。倾听幼儿的绘画语言,用弹性的标准来评价幼儿的绘画,宽容幼儿的笔不达意。同时,及时提供机会让幼儿讲述自己的作品,使幼儿绘画经验得以分享,幼儿的创新得以认可,为幼儿的创新提供安全、宽松的精神氛围,从而激发幼儿创新的热情和信心,并有效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幼儿的绘画作品也许很混乱,也许只是几条横七竖八的线条,但那是幼儿精心创作出来的,教师要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对每一位幼儿都应予以肯定,哪怕是一点点的进步都要给予表扬,对其不足的地方则用建议的口吻来提出意见。在绘画活动后的评价环节,引导幼儿表达自己的创作作品,不仅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幼儿作品,更重要的是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欣赏能力。在此过程中,即使看不懂幼儿的绘画内容,教师也要大胆引导幼儿表达自己的思想,用绘画方式来记录自己的创作动态过程。同时用“不错”。“画得很好”,“有进步”之类的话来肯定孩子,这样他们的绘画自信心才能提高。从而让他们体验绘画活动的乐趣,充分调动幼儿在绘画活动中的主动性,并激发幼儿下次绘画活动的兴趣。在刚开始的美术活动中,我们班的幼儿有的不敢下笔,有的随便乱涂,满纸黑乎乎的,但在评价时我没有马上批评指责他们,而是根据个体差异,从幼儿兴趣出发,积极地引导他们进行介绍,对于他们的每一点进步,我及时给予表扬。同时让家长积极配合,多给他们一些爱心和耐心,让每一位幼儿在家里画画也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增强对绘画的兴趣。幼儿绘画的评价在教学过程中非常关键,评价作品的过程,也是幼儿再学习的过程。很多教师和家长在评价幼儿绘画时的标准就是看孩子的作品与范画相比“像不像”“好与不好”也是用成人的审美标准去衡量,这种评价的方法忽视了儿童自身的感受,会逐渐使幼儿丧失对绘画的感受能力和对事物的认知能力,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也会因此而受到遏制。儿童有自己独特的内心世界,这个世界是具体的、鲜活的,要想理解幼儿美术,首先必须深入幼儿的精神世界,尊重幼儿创作意图和绘画心理,我们可以让幼儿解释自己的绘画作品,让其享受自由表达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教师要发现每位幼儿的不同点,给予每位幼儿激励性的评价。
结语:
绘画教育是我国幼儿教育教学的重要方式,绘画教育的普及与推广不仅可以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对于幼儿健全人格的形成与完善也发挥着功不可没的作用。以绘画教育活动为契机,通过开展一系列的艺术教育活动,让幼儿受到真善美的有效熏陶,加强丰富感性经验,让幼儿在活动中积极表现,能够主动初步地感受社会生活中美好的情感,艺术潜能得到有效的开发利用,鼓励幼儿在绘画教育教学活动中学会自我表达、自我完善、自我实现,努力铸就幼儿良好的性格培养,为幼儿人格的健全完善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白爱宝. 幼儿发展评价手册:[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5
[2] 楼必生,屠美如. 学前儿童艺术综合教育研究:[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3] 徐志鹏. 儿童美术启蒙:[M]. 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6
[4] 袁爱玲,何秀英. 幼儿园教育活动指导策略:[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5] 杨景芝. 美术教育与人的发展(儿童美术教学法研究):[M]. 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12
[6] 李力加. 给幼儿教师和家长的81条美术教育建议:[M].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5
幼儿绘画活动的指导策略研究(五)相关范文